多年生牧草种植对苹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雅丽

作者: 钱雅丽;王先之;来兴发;李峻成;沈禹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园;生草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24-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陇东黄土高原区13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3种生草模式下0~10 cm土层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结合OTUs数探讨不同生草模式下的特异菌属.结果表明,与对照(清耕)相比,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生草模式下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别增加17.4%、18.6%和27.0%.土壤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处理下接合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分别增加196.2%、169.8%和126.9%;在属水平下,3种生草模式下镰孢霉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茎点霉属在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处理中相对丰度较高.嗜热真菌属出现在鸭茅处理中,该菌属与蛋白质和糖类降解有关.葡萄穗霉属和放射毛霉属出现在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其分泌的分解酶类与植物纤维和半纤维的分解有密切关系;枝孢属和葡萄座腔菌属存在于紫花苜蓿处理中.

分类号: S154.3%S66

  • 相关文献

[1]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功能预测. 候宁,金强,刘旭阳,李先德,林少颖,张永勋,王维奇. 2024

[2]施药与生草管理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相对稳定性的影响. 张林林,许长新,焦蕊,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 2020

[3]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曹铨,沈禹颖,王自奎,张小明,杨轩. 2016

[4]典型果园生草模式及果草系统资源调控研究进展. 杨梅,王亚亚,陆姣云,刘敏国,段兵红,杨惠敏. 2017

[5]贵州高原石漠化灌丛草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曾庆飞,陈莹,杨春燕,刘正书,罗绍薇,吴佳海. 2015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黄玺,李秀璋,柴青,李春杰. 2013

[7]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南丽丽,谭杰辉,郭全恩. 2020

[8]长期施用沼液对槟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陈丽华,李玥仁. 2020

[9]木霉拌种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扈进冬,吴远征,魏艳丽,李红梅,辛相启,杨凯,李纪顺. 2019

[10]杀真菌剂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11

[11]内生真菌和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金媛媛,陈振江,王添,李春杰. 2023

[12]齿梗孢属(丝孢纲)5个新种及中国土壤中本属真菌已知种检索表(英文). 许俊杰,张悦丽,吴悦明,耿月华,张天宇. 2014

[13]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徐丽慧,曾蓉,高士刚,戴富明. 2017

[14]土壤真菌差异影响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生长及互作. 张利莉,刘万学,万方浩. 2010

[15]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化. 张慧,马连杰,杭晓宁,朱金山,卢文才,廖敦秀. 2018

[16]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鹏,李永春,史加亮,郑宪清,武国干,蒋玮,赵凯,明凤,潘爱虎,吕卫光,唐雪明. 2017

[17]烟草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王娜,吕国忠,孙晓东,慕东艳,赵志慧,王凤龙. 2012

[18]重庆市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3

[19]广西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4

[20]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功能类群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