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发芽过程中过敏原蛋白和脲酶活性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梦莉

作者: 王梦莉;高美须;姜小燕;彭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发芽;致敏性;脲酶活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大豆发芽过程中大豆致敏原和抗营养因子脲酶活性的变化,本试验将大豆在20℃条件下发芽7 d,每天取样,利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分析大豆发芽过程中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性和抗原性变化,并测定大豆发芽过程中脲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豆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干基)持续增加,在发芽第4天时达到最高,随后略有降低.电泳结果表明,β-伴大豆蛋白的α和α′亚基及球蛋白的酸性亚基较β亚基和碱性亚基优先降解.发芽过程(7 d)中,豆芽抗原性和过敏原性的变化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发芽第4天时,豆芽根部抗原性下降80%,之后略有升高,其中Gly m Bd 30K是豆芽根部的主要过敏原.发芽第5天时,大豆芽菜的过敏原性降低了54%,抗原性降低了44%,大豆脲酶活性下降了67%.综上所述,发芽对于降低大豆中的致敏原具有很好的效果.大豆芽约长6 cm时,其致敏原含量及脲酶活性均较低,适合开发易吸收、低敏感的大豆芽食品.

分类号: TS255.1

  • 相关文献

[1]中黄13大豆发芽期间异黄酮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王慧芳,来吉祥,王东晖,方芳,王凤忠,吴韬. 2015

[2]发芽对大豆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李倩倩,罗旭,许腾,王艳,方芳,王凤忠. 2018

[3]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李春杰,赵丹,司兆胜,潘凤娟,许艳丽. 2013

[4]大豆种子萌发初期吸水规律及发芽特性研究. 刘浩,刘念析,厉志,刘佳,王博,衣志刚,董志敏. 2021

[5]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2013

[6]不同贮存方式对大豆种子活力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陈文杰,梁江,覃夏燕,郭小红,陈淑芳,汤复跃,韦清源,韦荣昌,陈渊. 2025

[7]转Bt基因糙米对断奶仔猪潜在致敏性的安全评价. 曹正辉,王占彬,顾宪红. 2014

[8]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潜在内源性致敏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分析. 黄静,贾瑞宗,朱方超,徐林,郭运铃,郭安平. 2018

[9]酶解改性对小麦醇溶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与工艺优化. 孟智鹏,温青玉,张雨,李天齐,张康逸. 2022

[10]艾纳香油过敏性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王丹,付万进,庞玉新,王晖,胡璇,聂昊. 2013

[11]非热加工消减水产品致敏性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钟航宇,王满生,郑键欣,成军虎. 2022

[12]腐植酸及不同原料对土壤脲酶活性及氮素的影响研究. 高树清,王宝申,韩英群. 2004

[13]不同湿地模型净水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王林,李冰,余家辉,朱加宾,朱健. 2017

[14]玉米专用型腐殖酸长效尿素肥效研究. 马红梅,秦俊梅,李兆君,王改玲,陆欣. 2009

[15]腐殖酸类物质与尿素的复合效应及其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肇溥敏,王宝申,韩英群,高树青. 1993

[16]缓释肥对甜菜产质量和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刘娜,周芹. 2019

[17]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徐欣,王晓军,谢洪宝,周珂,张锦源,陈一民,高洪生,焦晓光. 2018

[18]枯草芽孢杆菌J530菌株产芽孢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鸡粪氨减排效果. 张颖,杜国霞,冯丽丽,王晓玉,刘双,王超,姜军坡,王世英. 2021

[19]长期施肥对黑土脲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陈利军,周宝库,郝小雨,朱健,武志杰. 2020

[20]从土壤脲酶性质的角度探讨尿素合理施用的途径. 薛泰麟,闵九康,孙羲.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