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

作者: 张艳;李秋芬;赵俊;崔正国;周明莹;朱建新;丁东生;过锋;刘传霞;曲克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渤海;COD;分布特征;富营养化贡献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4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8–2.995,平均值为0.337±0.403,大于1的站位有25个,其中,秋季20个,冬季5个,表明大部分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COD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为46.15%–141.41%,平均值为(71.36±14.98)%,表明COD在渤海海区富营养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分类号: X145

  • 相关文献

[1]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李磊,王云龙,蒋玫,袁骐,沈新强. 2012

[2]春季黄、渤海中异戊二烯的浓度空间分布与海-气通量. 吴英璀,李建龙,王健,张洪海,杨桂朋. 2018

[3]渤海近岸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吸收特征及其分布. 谢琳萍,王保栋,辛明,何秀平,孙霞. 2016

[4]在SR系统中旱田和水田排水的COD与SOB5相关模式. 郑振华,陆华. 1991

[5]水葫芦净化沼液效果的研究. 钟珍梅,黄秀声,黄勤楼. 2006

[6]2株高效芽孢杆菌对水质净化作用的研究. 陈飞雄,李小义,赵凤. 2016

[7]混合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研究. 任大明,关艳丽. 2009

[8]水葫芦和大薸对垃圾渗滤液净化能力的研究. 何娜,张玉龙,孙占祥,刘鸣达,赵玉婷. 2012

[9]SBBR处理人工模拟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闫飞,左金龙,李百慧,王旭明,仇天雷. 2012

[10]凤眼莲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NH_3-N和TP. 刘鸣达,赵玉婷,何娜,孙占祥,张玉龙. 2012

[11]沼气型厌氧好氧一体生化反应器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研究. 吴迪,李玉华,赵琳娜,高贤彪. 2010

[12]塔式曝气装置处理天然橡胶加工废水试验研究. 李宗辉,唐文浩. 2007

[13]基于二段处理的高浓度COD污水消解方法研究. 汪秋婷,王德前. 2019

[14]阳澄湖养殖水体COD降解动力学研究. 宋学宏,邴旭文,孙丽萍,郭培红,顾海东,杨彩根. 2010

[15]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李纯厚,黄洪辉,林钦,蔡文贵,甘居利. 2004

[16]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2001

[17]底部微孔增氧管布设距离和增氧时间对刺参养殖池塘溶氧的影响.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杜佗,范瑞用. 2017

[18]改性高岭土对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 马万征,刘丹丹,郑洪倩,鲍安民,张文枫,陈冬. 2013

[19]沼液COD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子臣,王鑫,张岳芳,郭智,盛婧,郑建初. 2019

[20]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