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夏谷区2001—2015年谷子育种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婷

作者: 张婷;师志刚;王根平;高翔;夏雪岩;杨伟红;张喜瑞;田晓建;程汝宏;刁现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北夏谷区;谷子;育种变化;气候变化;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23 期

页码: 4475-4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华北夏谷区近15年谷子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谷子育种变化趋势,为谷子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以通过鉴定的51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分析,并与15年间华北地区谷子生长季6—9月份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梳理通过鉴定的51个品种的类型。【结果】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各农艺性状在年度间变异较大,随着年份的推移,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重和穗粒重持续增加,千粒重基本不变,公顷穗数略有下降。51个通过鉴定品种的整体变化趋势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1个通过鉴定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差异极显著,单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差异不显著。华北夏谷区谷子生育期气候趋向于暖湿的变化趋势。通过鉴定的品种产量和生育期、单穗重、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低温、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最低温、最高温、降水量、生育期、穗粒重、出谷率决定谷子产量85.17%的变异。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负效应的是最低温,为正效应的是最高温。近几年谷子育种水平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抗除草剂品种和优质米类型逐渐增多,反映了轻简栽培和优质是目前的主要育种方向。但是以冀谷19、豫谷1、冀谷25等3个主干品种为亲本来源的品种数为26个,占杂交选育品种的57.8%,育成品种亲本范围相对较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结论】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育成品种产量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育种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造成产量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而且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狭窄可能是育种突破的关键瓶颈。在今后的育种过程中,要从亲本创制和选择着手,丰富亲本类型;提高品种穗粒重和出谷率,以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夏谷产量。

分类号: S515

  • 相关文献

[1]1980s-2010s华北夏谷区主栽谷子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秦岭,于淑婷,杨延兵,陈二影,孔清华,管延安. 2019

[2]华北夏谷区主要育成品种(系)小米黄色素含量分析. 杨延兵,管延安,秦岭,石慧,王海莲,张华文,张晗. 2012

[3]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谷子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的影响. 郝兴宇,李萍,林而达,仝乘风,魏强,巫国栋,董小刚. 2010

[4]陇东地区几种旱作作物产量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响应. 杨轩,王自奎,曹铨,张小明,沈禹颖. 2016

[5]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展望. 韩文炎,李鑫,颜鹏,张丽平,张兰. 2020

[6]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邓艾兴,李歌星,吕玉平,刘猷红,孟英,张俊,张卫建. 2023

[7]自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夏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郝兴宇,林而达,杨锦忠,居辉,马占云. 2009

[8]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2023

[9]气候变化对塞维利亚水稻生产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黄焕平,熊伟,林而达. 2012

[10]鲁中地区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春晓,吕建华,王昊,丁继民,高英波,张慧,汪黎明,方志军,董瑞,刘铁山. 2020

[11]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例. 肖薇薇,许晶晶. 2016

[12]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品种大豆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王春雨,谢志煌,李彦生,金剑,王光华,房蕊,范国权,刘晓冰. 2019

[13]气候变化对鲁西北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陈鹏飞,于延春,杨飞,熊伟,欧阳竹,王吉顺,王卷乐. 2013

[14]东北雨养农区气候变暖趋势与春玉米产量变化的关系分析. 王春春,黄山,邓艾兴,陈长青,张卫建. 2010

[15]气候变化对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相关因素的影响. 邵立刚,刘宁涛,车京玉,马勇,张起昌,邹东月,田超. 2017

[16]气候变化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 郝兴宇,韩雪,居煇,林而达. 2010

[17]气候变化背景下播期对东北春玉米资源利用、 生育进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孔庆伟,张书萍. 2022

[18]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李萍,郝兴宇,杨宏斌,林而达. 2011

[19]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孙甜田,范作伟,刘淑霞,吴海燕. 2014

[20]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玉米品种筛选与种植方法探讨. 张作峰,张崎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