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水平对黔辣系列辣椒品种耐瘠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建文

作者: 何建文;俞玮;韩世玉;邢丹;詹永发;杨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品种;耐瘠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v.42;No.444 卷 11 期

页码: 3203-3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黔辣系列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耐瘠能力,以获得耐瘠能力较强的资源材料,为今后选育耐瘠能力强、产量高的辣椒品种提供亲本来源。[方法]供试材料分别为黔辣1号、黔辣2号、黔辣3号、黔辣4号,其中黔辣1号为线椒系列,黔辣2、3、4号为朝天椒系列,均由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选育。设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其中正常施肥量处理为:纯N 198.90kg/hm2,P2O579.80 kg/hm2,K2O 169.35 kg/hm2,其他4个处理施肥量分别为正常施肥量处理的1/4、1/2、3/4、5/4。[结果]参试品种各性状受施肥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黔辣3号和黔辣4号耐瘠能力大于黔辣1号和黔辣2号。黔辣3号和黔辣4号最低施肥量均为:纯N 99.45 kg/hm2,P2O539.90 kg/hm2,K2O 84.75 kg/hm2;黔辣1号和黔辣2号最低施肥量均为:纯N 149.25kg/hm2,P2O559.85 kg/hm2,K2O 127.05 kg/hm2。[结论]该研究对于丰富贵州山区辣椒品种资源,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种质的耐瘠性鉴定初探. 何建文,韩世玉. 2014

[2]玉米品种的耐瘠性研究. 霍可以,范成五,郑常祥,陈泽辉. 2007

[3]玉米自交系耐旱性与耐瘠性相关性研究. 刘志全,沈海波,路立平,鲍树忠. 2008

[4]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品种的耐瘠性及光合特性研究. 陈志德,刘瑞显,沈一,刘永惠,沈悦,王晓军. 2018

[5]高粱育种资源耐瘠性鉴定及评价. 王瑞,平俊爱,张福耀,詹鹏杰,楚建强. 2020

[6]CIMMYT玉米种质AC8328BNC_1的耐瘠性研究.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 2004

[7]高粱主要性状与耐瘠性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王呈祥,高儒萍,张秋萍. 1998

[8]高粱的耐瘠性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福耀,平俊爱,焦晓燕. 2023

[9]低肥力下不同施肥方法对AC8328BNC_1玉米种质的耐瘠性研究. 高翔,陈泽辉. 2002

[10]不同基因型甘薯的耐瘠性研究.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张安,戴习彬. 2019

[11]瘠薄胁迫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品种耐瘠性评价. 王玉斌,牛皓,吕鑫,楚建强,王瑞,樊芳芳,巨岚,李慧明,平俊爱. 2022

[12]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六) 贵州辣椒"糊叶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技术. 卯婷婷,陶刚,李宝聚. 2015

[13]小辣椒做成大产业引发的媒体关注-以湖北麻城宋埠镇辣椒专业村为样本. 孟静,杨文,吴康,王飞. 2019

[14]西宁地区节能日光温室辣椒品比实验. 王晋民,薛寒青,许永贞. 2001

[15]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六) 辣椒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王莹莹,张自心,谢学文,郭现坤,晋知文,韩之琪,李宝聚. 2014

[16]红色素辣椒引种栽培技术. 郭守金,李程,王惠军,吴恭信,王星琦,牛创民,王金莲,杨润霞. 2006

[17]高辣椒素、高红色素深加工专用型辣椒品种评价标准的建立. 桂敏,杜磊,张芮豪,钟秋月,龙洪进. 2019

[18]日光温室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侯全刚,李江,马本元. 2005

[19]日光温室辣椒品种鉴定筛选试验结果. 王兰兰,程鸿,陈灵芝. 2001

[20]不同辣椒品种抗(耐)西花蓟马的初步筛选及苗期防御酶的变化. 朱春晖,刘勇,张德咏,谭新球.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