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捷胤

作者: 陈捷胤;戴小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5 年 3 卷 03 期

页码: 134-1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概述了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特点,从寄主与病原菌识别的相互作用、组织抗性、生理生化抗性、生态抗性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对黄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真菌诱导子是寄主与病原菌识别和互作的关键因素,不同棉株的固有组织结构抗性和诱导组织结构抗性对黄萎病的抗病表现也不相同;在生理生化抗性上重点介绍了植物抗毒素、酶、糖类物质、激素与棉花抗病性的关系;阐述了棉花对黄萎病的生态抗性,即棉花根系分泌物和根系微生物与黄萎病抗性的相互作用。在这4种抗性中,生理生化抗性起主导作用,但离不开多种抗性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此外,作者对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进展作了概述,简要介绍了RFLP、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与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对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及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方圆,杨洋,李波,范玲,李晓荣. 2016

[2]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张烨婧,陈捷胤,李冉,戴小枫. 2024

[3]棉花抗黄萎病生理与生化机制研究. 周庭辉,戴小枫. 2006

[4]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高灵路,王长彪,汪保华. 2011

[5]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英文). 汪保华,高灵路,王长彪. 2011

[6]黄萎病菌胁迫下陆地棉冀2658根部蛋白质组研究. 李丹,赵存鹏,刘素恩,王凯辉,王兆晓,刘旭,郭宝生,耿军义. 2020

[7]作物分子育种应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潘宗瑾,王为,潘群斌. 2010

[8]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范术丽,王寒涛,魏恒玲,庞朝友. 2016

[9]棉花优异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 商海红,于霁雯,石玉真,巩万奎,李俊文,吴曼,葛群,龚举武,范森淼,袁有禄. 2017

[10]棉花分子育种进展与展望. 袁有禄. 2011

[11]外源DNA和Bt基因导入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董合忠,王留明,陈秀兰,时光春. 1996

[12]转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花分子育种. 郭三堆,孙豹,孟志刚,张锐,王远,孙国清,周焘. 2015

[13]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韩光明,蓝家样,陈全求,张胜昔,李国荣,田霞. 2024

[14]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方永,苏毅,唐强,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刁万英,王楷. 2012

[15]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6]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17]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18]无病土育棉苗对黄萎病及苗病的防治效果. 孔令甲,李明福. 1996

[19]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20]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