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技术探究紫苏叶与白苏叶的质量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家宝

作者: 陈家宝;杨贵雅;郭龙;齐琳琳;温春秀;郑玉光;王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苏叶;白苏叶;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含量测定

期刊名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ISSN: 1001-688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69-79,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比较紫苏叶与白苏叶化学成分差异,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紫苏叶与白苏叶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得到8个显著性差异化合物,分别为D-阿拉伯糖醇、D-果糖、D-半乳糖、D-葡糖醇、D-山梨糖醇、咖啡酸、麦芽糖、迷迭香酸,其中D-果糖、D-葡糖醇、咖啡酸、麦芽糖、迷迭香酸在紫苏叶中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苏叶。上述结果表明紫苏叶与白苏叶中的多种类型非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为不同种质紫苏叶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分类号: R284.1%O657.63

  • 相关文献

[1]紫苏叶中甲胺磷的残留检测方法. 赵云,秦信蓉,赵利晖,熊方宇. 2015

[2]紫苏叶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冰点的研究. 王勇,李雪,田志刚,刘香英,南喜平. 2016

[3]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包万柱,张园园,王德宝,康连和. 2020

[4]紫苏叶复合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高阳,康优,李雪,王勇. 2017

[5]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陈家宝,郭龙,温春秀,齐琳琳,温赛群,郑玉光,王蕾. 2021

[6]紫苏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7]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花色素苷的工艺研究. 胡晓丹,孙爱东,王彩霞,张德权. 2008

[8]超声波提取紫苏叶黄酮的工艺研究. 胡晓丹,孙爱东,张德权. 2009

[9]悬浮型芦荟紫苏叶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诸永志,蒋宁. 2005

[10]两种紫苏叶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评价. 王仙萍,商志伟,沈奇,徐静,张品,杨森,张恒,赵德刚. 2021

[11]低硫酸化杂多糖水解单糖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张齐,王晶,谭姣姣,张全斌,秦浩然. 2017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初探. 董尚文,刘腾飞,董明辉. 2018

[13]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D-手性肌醇含量的方法. 胡俊君,仪鑫,胡红娟,何永吉,李红梅,宋金翠,李云龙. 2018

[14]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技术比较紫苏子与白苏子的化学成分差异. 陈家宝,王乾,齐琳琳,温春秀,王蕾,郑玉光. 2021

[15]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海带岩藻聚糖的单糖及糖醛酸组成. 王泽文,冷凯良,孙伟红,翟毓秀,邢丽红,苗钧魁. 2011

[16]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多花黄精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构建. 周忠瑜,杜泽飞,蒲婷婷,杨丽英,晏仁义,段宝忠. 2022

[17]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饲料中的T-2毒素. 林淼,赵志辉,韩薇. 2013

[1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米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 曹赵云,牟仁祥,陈铭学. 2010

[19]柱前衍生HPLC法检测罗非鱼肌肉中的硫酸新霉素. 宋洁,王伟利,姜兰,王贤玉. 2011

[20]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游离甲醛. 汤施展,黄丽,陈中祥,白淑艳,张芳梅,吴松,覃东立,牟振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