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期光强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娟

作者: 李晓娟;梁开明;钟旭华;田卡;彭少兵;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倒伏指数;光强;形态性状;材料力学性状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34-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拔节期光强对水稻Oryza sativa L.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气候箱光强控制试验,在基部第1、第2、第3节间伸长期及第1~3节间伸长期进行不同光强处理,测定水稻茎秆倒伏指数和基部节间的形态和材料力学性状。【结果】倒伏指数随着光强增加显著下降。在第1~3节间伸长期连续用中、高光强处理,茎秆倒伏指数比低光强处理降低34.8%~73.9%。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呈显著负相关。第2节间伸长期是茎秆抗倒伏能力对光强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光强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有累积效应。第1~3节间伸长期连续处理条件下,倒伏指数和多数形态、材料力学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单个节间伸长期处理。【结论】节间长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是影响茎秆抗倒伏性的关键因子。光强改变了节间长度、单位体积节间干质量和茎壁厚度等形态特性,进而影响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等材料力学性状,最终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施氮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形态和力学机理. 李国辉,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何庭蕙. 2013

[2]杂交粳稻及其亲本抗倒伏性的相关分析. 兰彩霞,郭玉华,赵鑫闻,赵东霞,雒鸫. 2010

[3]宜香1A及宜香品种成熟期倒伏指数研究. 林纲,赵德明,李云武,贺兵. 2010

[4]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 2000

[5]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 2011

[6]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抗倒特性分析. 彭苗苗,杨亚春,李莉,倪大虎,杨剑波. 2013

[7]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张喜娟,王文龙,孟英,唐傲,董文军,刘猷红,徐英哲,王立志,姜树坤,杨贤莉,刘凯,姜辉,任洋,来永才. 2024

[8]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张颖慧,董少玲,王才林. 2011

[9]不同叶色水稻叶片的衰老及对光强的响应. 王丹英,章秀福,邵国胜,钱前,徐春梅. 2008

[10]红蓝光源夜间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喜娟,孟英,宋昌斌,王嘉宇,唐傲,王彤彤,董文君,孙兵,冷春旭. 2013

[11]拔节期光强对水稻基部节间长度的影响. 梁开明,李晓娟,钟旭华,田卡,彭少兵,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 2017

[12]红蓝光源LED在水稻立体化育秧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宋昌斌,王嘉宇,唐傲,董文军,冷春旭,姜树坤. 2014

[13]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 Ⅰ-直立穗型水稻形态性状表现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高士杰,陈温福,张龙步. 1999

[14]水稻93-11 EMS诱导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陈忠明,王秀娥,赵彦,张清平,王海燕. 2004

[15]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Ⅰ.直立穗型水稻形态性状表现及其与产量性 …. 高士杰,陈温福. 1999

[16]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17]水稻中花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朱旭东,陈红旗,罗达,张建军,方红民,闵绍楷. 2003

[18]水稻根系遗传特征研究进展. 王会民,唐秀英,龙启樟,黄永兰,芦明. 2016

[19]两种温度处理条件下水稻苗期形态性状及耐热性相关QTL定位. 王静,王兴宇,徐群,章孟臣,王珊,孙燕飞,魏兴华,杨窑龙,郭晓红,冯跃. 2024

[20]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童汉华,梅捍卫,邢永忠,曹一平,余新桥,章善庆,罗利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