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公婷婷
作者: 公婷婷;郑晓明;薛达元;杨庆文;乔卫华;王君瑞;刘莎;梁新霞;张丽芳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古稻;实物遗存;粒形;起源;驯化;传播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7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8-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古稻实物遗存是探寻水稻起源驯化最直接的实物证据,也是古稻粒形分析的基础。该研究通过对中国现已出土古稻实物遗存及其考古遗址进行归纳总结,并借助前人积累的古稻粒形基础数据,对中国现有不同时空分布的古稻粒形进行整合分析,探寻水稻驯化过程中古稻的粒形变化规律,以揭示中国水稻起源地及其传播方向。结果表明,距今7 000年左右,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对水稻籽粒形状进行选择,并且粒宽较粒长可能更早引起先民的注意;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中心,水稻在该地区起源后,逐步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因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促进了水稻的籼粳分化。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互作及其驯化研究进展. 朱业宝,江川,王金英. 2016
[2]栽培芝麻分布、起源与驯化. 游均,郭元章,赵应忠,王林海. 2024
[3]茶的起源及饮茶习俗的全球化. 刘馨秋,朱世桂,王思明. 2015
[4]胡桃原产地及其在全国传播述考. 蒋静,何红中. 2019
[5]稻文化的再思考(7)——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 庞乾林,魏兴华,林海,王志刚,王磊. 2014
[6]论苜蓿的起源与传播. 李平,孙杰,邢建军. 2012
[7]世界热带农业的起源与传播. 刘东,王凯丽,黄艳. 2021
[8]苜蓿的起源与传播考述. 孙启忠,柳茜,李峰,陶雅,徐丽君. 2019
[9]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 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李雪峰,杨莎. 2020
[10]昆虫B染色体研究进展. 赫宁,贾志超,许宇涵,张欢欢,周金成,张礼生,董辉. 2025
[11]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12]极端粒形水稻粒宽基因GW2的序列分析和效应. 张亚东,梁彦丽,郑佳,丁丹,赵春芳,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于新,王才林. 2014
[13]水稻籼粳交后代粒形性状分离研究. 王楚桃,李贤勇,李顺武,何永歆. 2009
[14]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定位及qTGW1.2/qGL1.2的验证. 杜成兴,张华丽,戴冬青,吴明月,梁敏敏,陈俊宇,马良勇. 2021
[15]籼稻稻米碾磨与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梅德勇,朱玉君,樊叶杨. 2012
[16]不同粒形水稻品种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马静,李华,段彩林,孙建昌. 2016
[17]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邓华凤,张武汉,孙平勇,何强. 2013
[18]不同粒形宁夏水稻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静,段彩林,吴斌,孙建昌. 2017
[19]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方先文,张云辉,肖西林,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7
[20]外源基因导入后水稻粒形的变化. 吴敬德,郑乐娅,张瑛,童继平,吴跃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与展望
作者:杨庆文
关键词:
-
水稻核心种质耐盐鉴定与分子标记开发应用
作者:王世壮;聂亚敏;黄婧芬;张巧玲;郑崇珂;谢先芝;王艳艳;邢梦;陈文熹;陈子易;郑晓明;王文生;杨庆文;乔卫华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耐盐鉴定;单倍型分析;分子标记
-
石林县人参果-花芸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作者:杨春利;蒋瑜;张丽芳
关键词:
-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肉鸡腹水综合征相关候选基因
作者:苏蒙;刘莎;宋丹丽;高倩梅;郑麦青;文杰;赵桂苹;李庆贺
关键词:肉鸡;腹水综合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5种农作物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王乐;于茗兰;陈强;柳雨汐;郑晓明;逄洪波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农艺性状;单核苷酸多态性;农作物
-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作者:刘玲;钟玉娟;谢大森;徐颖超;林越;林惠境;郑晓明;薛舒丹
关键词:苦瓜;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
-
云南曲靖和蒙自万寿菊主栽区有害生物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艺萍;杨慈琳;许凤;钱绍方;张丽芳;王丽花;王继华;汤东生
关键词:万寿菊;病害;虫害;草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