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菜子兼用高效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凤兰

作者: 刘凤兰;杨经泽;李光明;刘贵华;付桂萍;宫崎尚时;安达武史;羽田一三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低油菜;菜薹、菜子兼用;高效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5 年 02 期

页码: 35-3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在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抽薹前1周或摘薹后每公顷追施薹肥尿素112.4kg,当主茎伸长30cm左右时,摘去主茎12~15cm,每公顷可采摘3386.18~4687.50kg的菜薹作蔬菜用,然后使油菜正常成熟每公顷可收获油菜子2604.90~2772.15kg。且摘薹处理比不摘薹的处理菜子增产4.55%~7.32%。抽薹前1周追施薹肥和摘薹后追施薹肥的在扣除成本后分别较施薹肥不摘薹每公顷净增收入7466.60元和5187.54元,分别增115.01%和82.95%,实现了菜薹、菜子双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刘建. 2003

[2]旱地小麦节水高效技术. 殷复伟,郭相圣,张国华,贾曦,吴红燕. 2006

[3]滩涂梭鱼和油菜品种CH12轮作的高效技术研究. 李国峰,周辑成,顾军,李茜. 2009

[4]玉米品种浚单0898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范艳萍,宋金丽,王要闯,张素娟,孙永霞. 2019

[5]灵芝段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及分析. 周洁,黄忠乾,李小林,苗人云,闫世杰. 2017

[6]西藏名、优、特蔬菜引种与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李宝海,李顺凯,欧珠,刘瑛,张建伟. 2005

[7]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原名镇2405)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杨军,王克明. 2011

[8]不同时期摘薹对黔油29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易燕,徐守波,卢峰,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2

[9]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主要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焦庆清. 2008

[1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11]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18R的选育及应用. 徐春,秦信蓉. 2011

[12]甘蓝型油菜双低pol CMS恢复系2350C的选育与应用. 张超,李大雄,罗莉斯,曾兵. 2014

[13]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 许才康,孙华,蒋鹤云. 2008

[14]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15]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原名镇2405)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杨军,王克明. 2010

[16]镇油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顾炳朝,郭盛业,杨世生,王志顺. 2001

[17]甘蓝型油菜黄褐籽双低恢复系D4315R的选育. 秦信蓉,杜才富,沈奇,何永兵. 2009

[18]稻-油轮作连续免耕直播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杜兴彬,罗利军,陈晨,李双喜,刘国兰,王飞名,张安宁,顾晓君,余新桥. 2013

[19]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熊秋芳,孙秀丽. 2011

[20]基于HSV空间颜色直方图的油菜叶片缺素诊断. 张凯兵,章爱群,李春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