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穗期亚洲玉米螟为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茜
作者: 何康来;王振营;石洁;董建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亚洲玉米螟;镰刀菌;玉米穗腐病;霉菌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是世纪三大作物之一。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是我国玉米上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而玉米穗腐病是影响玉米制种田以及大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亚洲玉米螟等害虫对玉米雌穗的为害是加速玉米穗腐病进程的胁迫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许多穗腐病病原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影响玉米的食用价值和可销售性。在我国,关于穗腐病的发生与螟害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也未见有深入研究玉米螟等害虫为害所造成的不同类型的穗腐病与籽粒中多种霉菌毒素含量的相互关系的报道,本文以亚洲玉米螟为研究对象,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为供试菌种,在玉米抽丝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单独或复合...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上主要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关系及其籽粒中霉菌毒素产毒为害的研究进展.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熊. 2008
[2]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孙华,李坡,郭宁,石洁,张家齐,张海剑. 2020
[3]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 2021
[4]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 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2017
[5]玉米穗腐病原菌禾谷镰孢的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试. 苏爱国,王帅帅,段赛茹,宋伟. 2022
[6]奶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王玉涛,张潇,蔡达,赵玉华,刘俊华,高磊. 2020
[7]2020年底各地新玉米霉菌毒素风险分析. 王娟,王改琴,李钒,张玉柱,邬本成,李俊. 2021
[8]不同植物提取物对玉米霉变的影响研究. 朱卫红,黄璐,刘京宝,宇婷,郭国俊. 2022
[9]饲料用玉米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防控研究进展. 曹凯慧,李国银,张福金,张欣昕,郭志刚,红格日其其格,李英杰,张娜. 2023
[10]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雨翔. 2013
[11]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病理反应与优势原菌演替的关系. 高卫东,戴法超,林宏旭,王晓鸣. 1996
[12]中美两国玉米茎腐病(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吴全安,朱小阳,王晓鸣,R.L.Clark. 1990
[13]北京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与发生条件的调查研究. 吴全安,朱小阳,李怡琳. 1990
[14]北京和浙江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全安,梁克恭,朱小阳,王晓鸣,金加同,王桂跃. 1989
[15]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16]玉米抗螟性离体鉴定的一种方法. 邱道寿,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2008
[17]转基因玉米SW12-859的抗螟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康领生,姜志磊,刘洋,王玉民,徐惠风. 2017
[18]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生测方法比较研究. 关兵兵,张军,徐文静,李启云. 2014
[19]甘蔗和玉米挥发物差异及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调控作用. 蒋兴川,董文霞,肖春,陈斌,严乃胜,操海群,李正跃. 2017
[20]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常玉明,张正坤,赵宇,刘宝权,李启云,陈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木霉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玉米茎腐病的应用评价
作者:郭宁;孙华;马红霞;石洁;张海剑;刘树森;董跃广;温佳宇
关键词:玉米;非洲哈茨木霉;木霉菌剂;木霉微生物菌肥;玉米茎腐病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白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程鑫;罗茗钟;杨峰;韩伟君;孙华;石洁;刘文德;吴瀚翔
关键词:玉米白斑病;化学防治;杀菌剂;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