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甘肃株孤雌生殖种群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知新

作者: 李知新;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王路;龚真莉;柴慧萍;孙晓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07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277-2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我国北方长角血蜱甘肃株孤雌生殖种群的生活史进行了首次观察。研究发现,行孤雌生殖的长角血蜱为三宿主蜱;在兔体完成1个世代共需106~154 d,饥饿期的幼蜱、若蜱与两性生殖的饥饿幼蜱、若蜱体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饱血体重与两性生殖的长角血蜱种群饱血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雌蜱饱血体重可达吸血前的108.46±19.72倍,与两性生殖的种群饱血体重差异亦极显著(P<0.01)。雌蜱产卵量与饱食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7 0(P<0.01);生殖效率指数REI=6.76,生殖适合度指数RFI=6.29;蜱发育时间在不同季节无明显变化。

分类号: S852.7

  • 相关文献

[1]我国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的发现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周金林,周勇志,龚海燕,陈灵芝,曹杰. 2004

[2]长角血蜱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种群的COⅠ基因序列的特征性差异. 周勇志,曹杰,龚海燕,张厚双,周金林. 2013

[3]长角血蜱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种群的CO I基因序列的特征性差异. 周勇志,曹杰,龚海燕,张厚双,周金林. 2013

[4]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张丽,袁明龙. 2017

[5]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对长角血蜱甘肃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李知新,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 2010

[6]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 王俊强,赵念力,钱春荣,宫秀杰,于洋,王振华. 2010

[7]利用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Pa_1代植株的倍性变异. 安颖蔚,高西宁,杨立国. 2002

[8]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范必勤. 2005

[9]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产生的纯系的研究. 安颖蔚,杨立国,石太渊,王颖. 2003

[10]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 赵念力,苏俊,闫秀峰,钱春荣,宫秀杰,于洋. 2011

[11]温汤处理诱导桑蚕孤雌生殖适宜条件的探讨. 王永强,夏建国,姚陆松,徐孟奎. 1998

[12]利用二甲戊灵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研究. 杨俊伟,王建军,贾鑫,邵林生,李彦良,赵变平,杨海鹏,杜彦超,王富荣. 2019

[13]西花蓟马孤雌产雄生殖繁育的后代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张彬,李洪刚,王俊平,王吉锋,万方浩,郑长英. 2016

[14]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果穗结实性的研究. 岳尧海,周旭东,王敏,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刘宏伟,李岩,张志军,刘文国. 2019

[15]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 刘娜,赵昌平. 2007

[16]孤雌生殖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丰嵘,张宝红. 1992

[17]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方法初探. 仇松英,许钢垣,武计平,逯腊虎,孟兆萍. 2002

[18]印记基因在孤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彭晟坤,张子敬,张格阳,张志浩,闵佳,李欣淼,王香南,施巧婷,祁兴山,黄永震,李惠侠,王二耀. 2024

[19]诱导太谷核不育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山军建,曾宝安,王彩芬. 2001

[20]植物离体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董清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