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一刀割制对热研7-33-97幼龄开割橡胶树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仇键
作者: 仇键;校现周;高宏华;杨文凤;魏芳;吴明;罗世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橡胶树;热研7-33-97;六天一刀(d6)割制;刺激技术;刺激强度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33-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六天一刀(d6)割制下不同割胶耗皮厚度、乙烯利涂施时间和强度对热研7-33-97幼龄开割橡胶树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的影响,为d6割制关键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5个割胶耗皮厚度(0.16、0.18、0.20、0.22和0.24 cm)和5个乙烯利涂施时间(割胶前1、2、3、4和5 d涂施)处理,比较d6割制下不同技术参数处理的幼龄热研7-33-97橡胶树胶乳产量;以四天一刀(d4)割制(不涂施乙烯利)为对照,设不同乙烯利浓度(2刀涂施1次0.5%、1.0%和1.5%乙烯利)和不同涂药周期(1、2和3刀涂施1次1.5%乙烯利)5种刺激强度的d6割制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单株干胶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情况。【结果】在d6割制下,割胶耗皮厚度0.20、0.22 cm和割胶前2、3 d涂施乙烯利刺激的热研7-33-97幼龄胶树的单株平均胶乳产量较高,分别为相应处理中最低胶乳产量的1.37和1.23倍、1.25和1.35倍。较高强度刺激(涂施1.0%~1.5%乙烯利)可充分调动胶树产胶潜力,获得理想产量,且胶乳生理状况良好,死皮病发生率(1.6%~8.3%)低于d4割制。刺激强度(涂施乙烯利浓度和刺激频率)越高,d6割制的单株干胶产量越高,胶乳生理代谢越旺盛,但强刺激(1刀涂施1.5%乙烯利)的死皮病发生率(8.3%)和死皮指数(0.23)明显升高,同时影响高产期的产胶潜力。对刀次产量的全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d6割制具有高产期(9—12月)更高产的特点,高产期刀次产量占全年产量的3.50%~5.50%。【结论】热研7-33-97幼龄开割橡胶树进行d6割胶,需增加割胶耗皮厚度、并适度施用乙烯利,同时确保高产期的割胶刀数,能获得较高的胶乳产量,并延长产胶经济寿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分类号: S794.1`S763.7
- 相关文献
[1]中龄PR107和热研7-33-97橡胶树“6天1刀”割制的刺激技术及适应性研究初报. 仇键,校现周,高宏华,杨文凤,魏芳,吴明,罗世巧. 2020
[2]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33-97早刺激产量和生理效应研究初报. 吴明,罗世巧,校现周. 2000
[3]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对低频刺激割制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罗世巧,校现周,魏小弟,刘实忠,吴明. 2005
[4]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七天一刀割制的研究. 谢黎黎,杨文凤,姜泽海,黄志,校现周. 2019
[5]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在海南中部山区适应性研究. 王少明,徐扬川,罗世巧,高新生. 2009
[6]橡胶树叶片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优化. 高和琼,王英,金鸽,邱海燕,庄南生. 2009
[7]橡胶树3种割胶制度的产排胶特性变化比较. 王岳坤,唐朝荣,阳江华,秦云霞,戚继艳. 2012
[8]橡胶树热研7-33-97无性系轮换割制产量效应. 李振才,罗世巧,杨文凤,校现周,钟福良. 2012
[9]橡胶树两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高和琼,庄南生,王英,邱海燕. 2009
[10]割胶制度与天然胶乳挥发脂肪酸值的关系. 杨春亮,陈鹰,钱红莲,李普旺. 2004
[11]热研7-33-97新开割树对超低频割胶制度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谢黎黎,黄志,邓槐彪,杨文凤,校现周. 2017
[12]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45S rDNA的FISH分析及定位. 唐冰霞,王英,高和琼,庄南生. 2015
[13]巴西橡胶树染色体制片方法的改良及FISH信号检测. 张志丹,王英,庄南生,高和琼. 2019
[14]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PR107·RRIM600生理特性比较. 魏芳,校现周. 2008
[15]割胶间隔时间对热研7-33-97胶乳生理参数的影响. 杨文凤,刘实忠,罗世巧. 2009
[16]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花药愈伤组织形态发生和组织学研究. 谭德冠,汪萌,孙雪飘,张家明. 2009
[17]两种品系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文晓君,廖小雪,廖双泉,罗明超,田维敏. 2013
[18]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朱家红,张全琪,张治礼. 2010
[19]植物细胞骨架在橡胶树产胶和排胶中的可能作用. 高政权,郝秉中. 2001
[20]稀土对橡胶树离体黄色体产生O_2~-能力的影响. 校现周,蔡磊,吴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食品质量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晓琛;张凯利;刘元杰;陈洪;黄凤洪;魏芳
关键词:机器学习;食品质量;计算机视觉;食品检测
-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
作者:邹妍;董楠;石冰艳;杨文凤;卢扬
关键词:苦荞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糊精酯;姜黄素;增溶效果
-
不同种植区域双低品种浓香菜籽油的呈香特征
作者:周琦;郑畅;万楚筠;李文林;刘昌盛;魏芳
关键词:不同种植区域;双低菜籽;浓香菜籽油;感官评价;关键风味物质
-
基于脂质组学揭示饲喂裂殖藻粉对山羊乳脂质的影响
作者:冉世前;朱云芬;王杰;李栋;陈潇飞;吕昕;向极钎;陈洪;魏芳
关键词:山羊乳;二十二碳六烯酸;裂殖藻粉;脂质组学
-
利用图像分析和深度学习预测油菜籽中总酚含量
作者:黄晓琛;张凯利;肖华明;刘元杰;赵志聪;陈洪;魏芳
关键词:油菜籽;图像分析;总酚含量;深度学习
-
磷脂结构、膳食来源及营养学研究进展
作者:冉世前;朱云芬;徐淑玲;陈潇飞;谢亚;吕昕;向极钎;魏芳;陈洪
关键词:磷脂;结构性质;膳食来源;营养特性
-
橡胶树‘热研7-20-59’气刺短线采胶技术试验初报
作者:魏芳;罗世巧;高宏华;杨文凤;仇键;吴明;校现周
关键词:橡胶树;采胶技术;‘热研7-20-59’;气刺短线采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