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卤多酚抑制亚硝化能力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佩钰

作者: 陈佩钰;林耀盛;阮栋;程镜蓉;朱明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梅卤;亚硝酸盐;亚硝胺;多酚;抗氧化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添加剂

ISSN: 1006-2513

年卷期: 2024 年 35 卷 011 期

页码: 145-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梅卤及其酚类物质清除亚硝酸盐及抑制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来评价梅卤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梅卤原液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抑制率分别达到47.21%和85.52%,较5mg/mL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分别高出2.23和1.14倍。其中,梅卤多酚对于梅卤清除亚硝酸盐能力的贡献值约为50%。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对香豆酸是梅卤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其中,新绿原酸的含量最高(75.21 mg/L),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亚硝酸盐清除能力及抑制亚硝化活性分别达到1.54 mg Trolox/mg、3.54 mg Trolox/mg、12.22 mg Fe/mg及18.52%。本研究为梅卤的综合利用及其在食品亚硝化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路借鉴。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添加复合乳酸菌再发酵对腌干鱼肉微生物、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影响.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戚勃,陈胜军. 2015

[2]发酵条件对香肠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影响. 许伟,徐为民,郇延军. 2012

[3]青梅加工副产物的成分分析. 陈智毅,刘学铭,吴继军,李升锋,吴娱明,邹宇晓,施英. 2009

[4]云南省主要小杂粮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陈春华,杨士花,初雅洁,李淳,毕晓菲,李晴,罗恒国,李永强. 2019

[5]不同地方种群黄鳝暴露在亚硝酸钠环境中对其免疫、抗氧化和肌肉生长能力的影响. 陈强,吕巍巍,焦阳,黄银盈,袁泉,黄伟伟,孙小琳,周文宗,赵云龙. 2021

[6]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的影响. 杨继华,陈冰,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孙育平,陈晓瑛. 2017

[7]黄精多酚的闪式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巫永华,刘恩岐,张建萍,单秋丽,陈尚龙. 2017

[8]青海蚕豆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种(系)酚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杨希娟. 2016

[9]藜麦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保堂,杨富民,朱秀萍,杨发荣,魏玉明. 2018

[10]蒲公英提取物对煎炸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梁引库,张萍,徐仲阳,韩豪,李云祥,高飞雄. 2019

[11]短梗五加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疲劳作用. 肖凤艳,高磊,赵子健,栾畅,段翠翠,赵玉娟,李盛钰. 2018

[12]茶薪菇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评价. 吴俐,翁敏劼,李怡彬,汤葆莎,赖谱富,郑恒光,沈恒胜. 2021

[13]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林宝妹,邱珊莲,吴妙鸿,张帅,李海明,洪佳敏. 2021

[14]青叶苎麻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晓婷,王满生,邱浩楠,叶凤凌,职士淇,陈龙,何强,王延周,董怡. 2020

[15]萌发青稞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雨荷,党斌,杨希娟,张杰,杜艳,梁锋. 2019

[16]槟榔籽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张璐,郑亚军,李艳,张有林,张润光,张玉峰. 2016

[17]大麦功能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綦文涛,陈文若,陈银基,贠婷婷,桑伟,任贵兴. 2018

[18]不同品种树葡萄叶片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张少华,林霜霜,张树河,郑菲艳,李珊珊. 2017

[19]胡椒叶抗氧化物质提取条件初探. 张水平,谷风林,吴桂苹,贺书珍,王庆煌. 2014

[20]4种豆类中多酚、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程安玮,吴剑夫,秦宏伟,杨清梅,刘超,郭溆,孙金月.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