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铜离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长胜

作者: 张长胜;李自强;梁爽;张新忠;罗逢健;楼正云;周利;杨梅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碳量子点;荧光传感器;铜离子;检测

期刊名称: 分析测试学报

ISSN: 1004-4957

年卷期: 2025 年 44 卷 004 期

页码: 749-7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铜离子(Cu2+)由于环境毒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影响。传统的Cu2+检测方法需要昂贵的大型分析仪器,往往不能满足现场和实时检测的需求。近年来,碳量子点(CDs)因具有荧光稳定性好、抗光漂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表面易功能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医学等领域中Cu2+荧光传感器的构建。该文综述了近年来CDs的合成方法,分析了合成调控对CDs荧光检测性能的影响,并从CDs的检测机理与荧光传感器的类型出发论述了其在Cu2+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构建快速、抗干扰、可视化、便携的荧光传感器仍是Cu2+等重金属离子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

分类号: O657.3%TB383.1

  • 相关文献

[1]新型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李辉,李兆云,陈万超,许轲韩,李龙. 2023

[2]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白秋月,杨春亮,叶剑芝,林丽云,陈吴海. 2019

[3]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剂在芒果保鲜中的应用. 肖丹,普红梅,田浩,杨德志,杨亚玲,李宏. 2019

[4]乳杆菌来源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生防作用. 郑梅霞,林丽萍,陈峥,刘波,朱育菁. 2019

[5]壳聚糖基碳量子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的荧光检测研究. 满华盛,吕霞敏,黄建颖. 2021

[6]刺托竹荪菌盖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抑菌性研究. 郑梅霞,林丽萍,刘波,陈峥,朱育菁. 2019

[7]量子点探针应用于粮油中黄曲霉毒素免疫检测的研究. 许琳,张兆威,李培武,张奇,张文. 2015

[8]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许泽宇,周昊天,张佳然,韩淇安,史策,王小艺. 2021

[9]碳量子点对甜瓜幼苗镉胁迫的缓解作用. 王运强,肖炼,邹正康,杨道勇,李俊丽,戴照义. 2019

[10]Cu~(2+)质量分数对速冻加工蚕豆色泽的影响与分析. 陈惠,唐明霞,宋居易,袁春新,王学军. 2015

[11]草菇基因组中11个漆酶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铜离子对其表达的影响. 吴林,朱刚,陈明杰,汪虹,鲍大鹏. 2014

[12]橡胶树胶乳铜离子含量与乙烯刺激强度的关系初探. 肖再云,校现周. 2010

[13]铜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李兰松,杨永珍,贾虎生,杨利擎,曹秋芬,刘旭光. 2013

[14]可逆识别Cu~(2+)的吡唑啉荧光猝灭型探针及其在PK-15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张应鹏,尤彩霞,杨云裳,刘小育,郭慧琛,董玉莹. 2016

[15]不同浓度铜离子土壤的吸附-解吸行为——兼论弱专性吸附态的存在. 邹献中,张超兰,宁建凤,魏岚,杨少海. 2012

[16]海泡石黏土矿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林大松,徐应明,孙国红,孙扬,秦旭. 2009

[17]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对水中Cu(II)、Zn(II)的去除研究. 刘雪,刘兴国,刘云飞,曹娟,曾宪磊. 2019

[18]离子强度对可变电荷表面吸附性铜离子解吸的影响:高岭石. 邹献中,陈勇,谢卓文,艾绍英. 2018

[19]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壳聚糖膜中铜离子含量. 于刚,秦朋,陈丕茂,秦传新,杨贤庆. 2015

[20]槟榔碱和铜离子络合物抗溶血作用研究. 唐敏敏,陈卫军,黄玉林,郑亚军,夏秋瑜,李瑞,陈华,赵松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