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5026白粉病抗性的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建霞
作者: 刘建霞;贺润丽;畅志坚;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王创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八倍体小偃麦;白粉病;抗性遗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194-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H5026是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的抗病新品系,它兼抗小麦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温室抗性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期,CH5026对白粉病菌系E09均表现为免疫,且具有与其抗性供体TAI7045及TAI7045的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的白粉病抗性,且CH5026和TAI7045的小麦亲本均为中、高感,表明存在于CH5026的白粉病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为进一步明确其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用高感品种(系)晋太170和CH5065分别与CH5026杂交、回交,将其F1,F2,BC1,F3群体及其双亲分别在太原温室用白粉病15号小种的E09菌系接种,并按单株调查其抗感分离之比。结果表明,F1对白粉病的感染分别为0或0;级。F2,BC1的群体中,其抗感分离分别符合3R∶1S和1R∶1S;而且在F3株系中,全抗∶抗感分离∶全感为1∶2∶1,说明衍生于TAI7045的抗病品系CH5026对白粉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六个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和鉴定. 王洪刚,刘树兵,李兴锋,高居荣,封德顺,陈冬花. 2006
[2]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八倍体小偃麦的鉴定. 林小虎,周印富,张志雯,陈于和,马为民,贺字典,王洪刚. 2008
[3]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刘惠民,畅志坚,张晓军,董春林,任永康. 2008
[4]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刘建霞,温日宇,王润梅,周凤. 2010
[5]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6]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遗传学研究. 刘建霞,温日宇,周凤,王润梅,武擘. 2011
[7]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亓晓蕾,鲍印广,李兴锋,钱兆国,王瑞霞,吴科,王洪刚. 2017
[8]利用中间偃麦草选育饲用多年生小麦. 孙玉,崔磊,李洪杰,闫文泽,刘少翔,闫贵云,郭庆,孙善澄. 2013
[9]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畅志坚,胡河生,王志国. 1996
[10]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蕾,胡铁峰,何莉炜,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1]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2]小麦种质资源SNTE0537与原始亲本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比较. 林小虎,陈于和,张志雯,秦素平,周印富,东方阳,王洪刚. 2009
[13]辐照花粉对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 2005
[14]来自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类反转录转座子片段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马有志,富田因则,曹丽霞,李连城,安室喜正. 2004
[15]在小麦育种中利用偃麦草抗病特性的研究. 王建荣,畅志坚,郭秀荣,张晓军,詹海仙. 2004
[16]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17]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陆文辉,王洪刚. 2005
[18]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19]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的选育和SSR鉴定. 司玉君,刘树兵,王洪刚,吴新儒,李文才,王玉海. 2006
[20]2个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GISH鉴定. 张晓军,畅志坚,阎晓涛,詹海仙,李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羊3BHS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张凤;廖正军;杨晓培;杨务军;刘建霞;马开宇;张年;熊琪
关键词:山羊;3BHSD基因;繁殖性状;产羔数;初生重
-
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55K SNP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苦荞FtERF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作者:张俊;蔡苏云;徐子豪;侯蕾;贺润丽;尹桂芳;王莉花;王艳青;卢文洁;孙道旺
关键词:苦荞;乙烯响应因子;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小麦芽期和苗期耐盐鉴定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作者:陈家婷;白欣;谷雨杰;张潇文;郭慧娟;常利芳;陈芳;张树伟;张晓军;李欣;冯瑞云;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耐盐鉴定;方法评价;芽期;苗期
-
山羊SRD5A2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作者:张凤;杨务军;廖正军;刘建霞;杨晓培;马开宇;张年;熊琪
关键词:山羊;SRD5A2基因;SNP;产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