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和冠层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慧

作者: 张慧;钱欣;高英波;薛艳芳;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株型;种植密度;冠层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4 期

页码: 23-29

摘要: 为了指导不同株型夏玉米品种的田间生产,选用平展型品种‘鲁单981’和紧凑型品种‘鲁单818’为供试材料,通过设置30000株/hm~2(D1)、60000株/hm~2(D2)、90000株/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持续期(LAD)、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净同化率(NAR)的影响。结果表明,‘鲁单981’在D2时产量最高,为11452 kg/hm~2,‘鲁单818’在D3时最高,为13024 kg/hm~2。在D3下,紧凑型品种‘鲁单818’的LAD[452 (m~2·d)/m~2]及花后比例(50%)、穗位叶LAI以及全生育期NAR[6.87 g/(m~2·d)]更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品种冠层结构紧凑,中下层受光充足,LAD延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上升,更适合高密度栽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错株密植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美微,李川,张盼盼,牛军,郭涵潇,何佳雯,刘京宝,乔江方. 2023

[2]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株型、病害发生程度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代贵金,宫殿凯,陈盈,李海波,刘宪平,于广星. 2019

[3]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北疆机采棉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宋延鸿,阿依古再丽·玉苏普,王雪姣,赵鸣泽,布阿依姆·阿布都热依木,张立祯,李杰,巴特尔·巴克,孙帅,火勋国. 2024

[4]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5]3个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试验. . 2012

[6]3个不同株型玉米适宜密度的研究. . 2012

[7]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2017

[8]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9]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董岭超. 2008

[10]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张林辉,宋记明,李月仙,段春芳,刘倩,严炜,沈绍斌,易怀锋,刘光华. 2015

[11]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12]秸秆覆盖与种植密度对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柳斌辉,王溪森,王变银,张文英. 2016

[13]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曹彩云,李伟,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王广才,张胜古. 2013

[14]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耦合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高逖,李春喜,周宝元,徐光武,马玮,赵明. 2017

[15]种植密度对河北夏玉米生理成熟后茎秆抗倒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郑孟静,翟立超,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2022

[16]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郑洪兵,赵洪梅. 2024

[17]晋南盆地夏播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刘建华,马爱平,崔欢虎. 2011

[18]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卢霖,董志强,董学瑞,焦浏,李光彦,高娇. 2015

[19]冀中南夏玉米种植区衡单6272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筛选. 卜俊周,岳海旺,陈淑萍,彭海成,谢俊良. 2015

[20]机采模式下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冠层特性对滴水量的响应. 张虎梅,田雨,石峰,李军宏,韩焕勇,王方永,罗宏海.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