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浅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敏

作者: 王敏;张洪伟;岳尧海;金明华;张志军;刘文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质基础;自交系;杂优模式;循环育种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2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27-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吉林省近20年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育种应用的主要种质集中在黄早4改良、瑞德改良、兰卡斯特、旅大红骨、P78599等类群上;选育的自交系主要以二环系为主;杂优模式以黄早4×瑞德、黄早4×兰卡斯特、瑞德×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P78599×其它为主要杂优模式。指出吉林省目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应当加强种质交流合作,施行循环育种策略,不断进行育种技术创新。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玉米种质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演化.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5

[2]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3]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4

[4]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0

[5]“十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石清琢,王金君,王建迎,吴玉群,王萍,杨雪莲. 2006

[6]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张洋,王金君,王延波. 2016

[7]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王启柏,李杰文,郭风法,李圣福. 2009

[8]美国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分析. 刘治先,赵宝和,韩静,刘朋. 2003

[9]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0]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阳俭,周颀. 2011

[11]2008~2014年广西审定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林秀芳,陈勤平,袁维科. 2015

[12]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初步分析.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2001

[13]优质蛋白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英文).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2001

[14]玉米商业化循环育种探讨及实例详解. 李文才,孙琦,陈立涛,张发军,于彦丽,赵勐,孟昭东. 2016

[15]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 张世煌. 2006

[16]玉米选系群体遗传增益对种植密度的选择响应. 张丰屹,唐娟,杨致远,李一,张宇星,宋炜,王宝强,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 2025

[17]贵州育成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变化与种质基础.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4

[18]河北省玉米种质基础述评与育种方向探讨. 孟庆民. 1997

[19]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2011

[20]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 黎裕,王天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