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采后果皮褐变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SSH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家保
作者: 王家保;金志强;李美英;张新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果皮衰老;抑制差减杂交;cDNA微阵列;基因克隆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11 期
页码: 2144-2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妃子笑’荔枝果实为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与cDNA微阵列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采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分别以采后0 h与32 h的果皮总RNA为驱动组与检测组,构建了正向与反向SSH文库,分别获得了282个与76个阳性克隆。通过cDNA微阵列杂交筛选获得了在采后32 h果皮中上调表达克隆17个,下调表达克隆49个,分别代表了在采后32 h果皮中上调表达基因16个和下调表达基因17个,其中有较多的热击蛋白基因、糖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等。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与cDNA微阵列杂交结果一致。
分类号: S667.1
- 相关文献
[1]荔枝ANS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赵志常,胡福初,黄建峰,胡桂兵,杨转英,肖靖. 2012
[2]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王家保,贾彩红,徐碧玉,金志强,李美英. 2008
[3]荔枝DFR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赵志常,胡福初,胡桂兵,杨转英,肖靖. 2013
[4]荔枝类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树军,冯超,王凌云,李焕苓,刘保华,王家保. 2015
[5]无核荔枝ABA生物合成关键酶LcNCED基因克隆及其在生理落果阶段中的表达分析. 陈哲,胡福初,年宇薇,吴凤芝,范鸿雁,陈业光,王祥和. 2018
[6]荔枝快速碱化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家保,贾彩红,杨小亮,金志强,徐碧玉. 2009
[7]荔枝水孔蛋白基因LcPIP的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 王凌云,孙进华,刘保华,王家保. 2013
[8]无核荔枝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科源,纠敏,张新春,李焕苓,王家保. 2011
[9]cDNA微阵列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的可靠性分析. 王冰林,柳俊,李媛媛,谢从华. 2008
[10]日本血吸虫性别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分析. 朱传刚,林矫矫,夏艳勋,李浩,陆珂,石耀军,刘金明. 2006
[11]cDNA微阵列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樊金娟,赵开军,徐正进. 2004
[12]水稻稻瘟病菌胁迫答cDNA片段的表达及定位. 饶志明,董海涛,庄杰云,些荣辉,樊叶杨,李德葆,郑康乐. 2003
[13]水稻稻瘟病菌胁迫应答cDNA片段的表达及定位. 饶志明,董海涛,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杨,李德葆,郑康乐. 2003
[14]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的cDNA微阵列分析. 饶志明,董海涛,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杨,李德葆,郑康乐. 2002
[15]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李小庆,景志忠. 2009
[16]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苗向阳,刘海涛. 2004
[17]基于CDNA微阵列技术对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信号传导及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研究. 李学锋,邱德文,刘峥,杨秀芬. 2006
[18]黄瓜霜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李建吾,司胜伟,胡建斌,刘丽君. 2011
[19]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屈淑平,马荣才,崔崇士,曹鸣庆. 2010
[20]柑橘衰退病晚期抑制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曾正容,闫树堂.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反季节龙眼成花过程中顶芽形态结构和碳氮含量变化分析
作者:韦美泉;李松刚;杨子琴;黄丽洁;姜成东;王家保
关键词:龙眼;氯酸钾;顶芽;花芽分化;C/N
-
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作者:王果;刘耀婷;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关键词:荔枝;离体再生;组织切片;多胺;酶活性
-
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热1号’
作者:张建斌;金志强;徐碧玉;王卓;王静毅;贾彩红;苗红霞;郑云柯;刘菊华
关键词:香蕉;抗枯萎病;品种
-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玉米施肥类型及氮肥用量研究
作者:金志强;孙东宝;王庆锁
关键词:春玉米;硝态氮;氮肥利用率;有机无机肥配施;APSIM模型
-
氯吡苯脲对贵妃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
作者:高兆银;王家保;李敏;弓德强;陈业渊;胡美姣
关键词:杧果;氯吡苯脲;产量;果实品质;果实颜色
-
特早熟荔枝"科技一号"在海南陵水的引种表现
作者:李焕苓;王家保;张蕾;周军峰;王祥和;李松刚;胡福初;钟声;王果;王树军;李芳;曹学仁
关键词:科技一号;荔枝;特早熟;引种;海南陵水;桂早荔
-
褐毛荔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作者:张辉;曹学仁;张蕾;李松刚;洪继旺;吴佶;张惠云;丁灿;罗心平;王家保
关键词:褐毛荔(Litchi;chinensis;var.fulvosus;Y.Q.Lee);果实;表型多样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