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丘陵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密肥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志成

作者: 蒋志成;田红琳;冯定明;刘水泉;张光列;庞家文;李清虎;周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玉米;渝青玉3号;密度;施肥量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5-19

摘要: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t·hm-2的优化栽培措施是:种植密度6.64万~6.96万株·hm-2、纯氮301.59~310.26kg·hm-2、P2O587.64~93.69kg·hm-2和K2O73.79~80.15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项显著,产量与所设因子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回归关系,各因子的水平设置基本恰当,模型可以用作预测预报。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X1)>氮肥(X2)>钾肥(X4)>磷肥(X3),四个因子的二次项均达显著水平,因子间的互作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氮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1=0.5,X2=0.5,即密度6.75万株·hm-2,氮肥用量315kg·hm-2。磷肥与钾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3=0,X4=0,即磷肥用量90kg·hm-2,钾肥用量75kg·hm-2,最高产量时经济效益可达44448.01元·hm-2

分类号: S513%S548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桂青贮一号玉米生长的影响. 阳康春,黄革文,蒙月群,张述宽,周颀,覃娇燕,刘大海,蒋业钊. 2011

[2]青贮玉米渝青玉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付忠军,郑阳,陈文俊. 2013

[3]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渝青玉3号选育研究. 陈文俊,杨华,郑阳,蒋志成,柯剑鸿. 2010

[4]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5]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6]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2012

[7]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 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刘洪欣,曲祥春,何中国. 2017

[8]越夏茬大棚不同栽培条件对硬果型番茄“红桔”产量的影响. 崔聪聪,王秀芝,李尽朝,白晓雷,孟令强. 2010

[9]高寒地区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马福荣,张永成,田丰,张凤军. 2011

[10]不同施肥量、密度对美洲狼尾草产量的影响. 丁成龙,顾洪如,白淑娟,程云辉. 1999

[11]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玉米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高翔,陶廷英,邓培延,吕海鹤,兰春庭,毛春霞,汪静. 2010

[12]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黔单19号的产量影响. 蔡汝翠,于学萍,高翔,朱怡,邹军. 2008

[13]密肥条件对沿江稻田小麦生长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2003

[14]玉米钱江糯1号的密肥试验. 宋亮,杜龙岗,吕晓菡,商小兰,赵琳,葛忠德,石江. 2014

[15]食粒型半无叶豌豆苏豌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施肥. 汪凯华,王学军,陈伯森,季张娟,张秀梅,卢玉兵. 2007

[16]密度及施氮,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有效花要数和结荚率的影响. 赵继献,王华. 1998

[17]苏香粳1号的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周新伟,王建平,朱兴连,谢裕林,乔中英,朱勇良. 2001

[18]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04

[19]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Ⅱ.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撒播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侯剑. 2008

[20]苏南丘陵农区夏播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储国良,刘泉,花卫华,徐志伟,刘亚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