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瑞菊

作者: 陆瑞菊;孙月芳;王亦菲;单丽丽;黄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07 年 S1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田种植的粳稻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基因型、离体穗低温预处理和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D、2,4,5-T与50g/L蔗糖、麦芽糖配合使用、渗透压以及添加0.5mg/LNAA对粳稻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敏感性与迟钝型在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对离体穗进行5℃8d低温预处理培养效果比5℃4d的好;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5-T和50g/L蔗糖搭配获得了最佳的培养效果.以05P-27和05P-40为供试材料,培养其游离小孢子,获得了大量胚状体和绿苗.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高素燕,吕敬刚,焦荻,商纪鹏,焦定量,黄亚杰. 2019

[2]小麦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叶春雷,王炜,杨随庄,罗俊杰,刘风,陈琛,李静雯. 2019

[3]辣椒单倍体离体诱导及育种应用. 张正海,毛胜利,王立浩,张宝玺. 2012

[4]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陈斌,耿三省,张晓芬,刘凡. 2007

[5]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马欣,申书兴,连勇,刘富中,陈钰辉. 2006

[6]利用辐射诱变与细胞工程技术定向培育耐盐小麦. 刘录祥,郑企成,赵林姝,王晶,郭会君,赵世荣. 2006

[7]亚麻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叶春雷,王炜,张建平,欧巧明,罗俊杰. 2013

[8]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姚秋菊,常晓轲,程志芳,韩娅楠,张玉乐,王彬,刘卫. 2021

[9]利用加倍单倍体与核辐射技术培育耐盐小麦. 刘录祥,郑企成,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王晶. 2005

[10]优质香米水稻新品种盐申稻83006的选育及应用. 代金英,胡蕾,高润红,程新杰,宛柏杰,张梦龙,施伟,朱国永,唐红生,邓晔,孙明法. 2024

[11]水稻F_1小孢子培养再生DH系的耐盐性鉴定及稻米品质分析. 代金英,郭桂梅,程新杰,刘成洪,岳红亮,张梦龙,宛柏杰,孙一标,孙明法. 2022

[12]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姚栋萍,李莺歌,吴俊,伍富根,邓启云. 2015

[13]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余波,李闯,曾生元,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周义文,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龚红兵. 2017

[14]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花药培养条件的研究. 邓晓湘,符习勤. 2000

[15]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迟铭,方兆伟,李健,樊继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1

[16]水稻花药培养研究综述. . 1992

[17]花药培养在粳型不育系快速选育上的应用. 余波,林添资,景德道,龚红兵,钱华飞,李闯,周义文,曾生元,于苗苗,盛生兰. 2013

[1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19]水稻花药培养辐照处理诱发突变育种研究(英文). 陈秋方,王彩莲,吕忆梅,慎玫. 1996

[20]水稻花药培养与花培育种研究. 李艳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