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遗传背景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德真

作者: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桑伟;刘鹏鹏;田笑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小麦;田间出苗率;细胞质背景;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6 期

页码: 30-32,37

摘要: 为了研究细胞质不同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以29个AL型不育系和25个恢复系为亲本材料配制了双列杂交组合,以"同母多父"和"同父多母"的方式,对杂交种和亲本的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质遗传背景不同的恢复系、保持系、杂交种之间田间出苗率差异不显著.杂交种与双亲的田间出苗率间呈显著正相关,田间出苗率高的亲本所配置杂交种田间出苗率表现出较高杂种优势.杂交种田间出苗率应该作为优异亲本的重要指标得到重视.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史秀秀,毕晓静,马守才,亓佳佳,韩芳,张改生,牛娜. 2013

[2]北部冬麦区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汉霞,马巧云,单福华,田立平,张风廷. 2021

[3]杂交小麦亲本矮秆基因鉴定及其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杨澜,任勇,蒋琪琪,阮仁武,何员江,李中安. 2023

[4]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袁国强,陶军,何员江,罗江陶,蒲宗君,李生荣,任勇. 2023

[5]杂交小麦制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桑伟,徐红军,田笑明. 2023

[6]春霜冷害下CHA杂交小麦生长优势动态表现研究. 梁肖青,苗果园,许钢垣. 2006

[7]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宾,王法宏. 2016

[8]抗旱剂对小麦抗旱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席吉龙,张建诚,杨娜,郝佳丽,姚景珍,席凯鹏,李永山,王珂. 2018

[9]O_2;N_2;Ar条件下~(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萌动种子提高突变频率的研究. 陈万金,赖铬隆,任继明. 1983

[10]玉米自交系新陈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 陈新华,陈珣. 2014

[11]自然老化对高油酸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英文).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胡东青,于树涛,陈傲. 2016

[12]种子处理对高粱出苗率的影响. 史红梅,张海燕,杨彬,张桂香. 2017

[13]种子生产年份、产地对‘迪甜6号’产量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闫建宾,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王瑞钢,庞旭,梁海英,张雪彪,张沛敏. 2015

[14]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卢新雄,崔聪淑,陈晓玲,张晗,李秀全,李高原,陈丽华. 2003

[15]小麦区域试验中品种出苗率的研究. 张久刚,刘新月,张长生. 2004

[16]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 陈新华,陈殉,张雪,肖军,任志莹,那颖. 2009

[17]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18]密度与施氮量对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周强,张跃非,李生荣,陶军,杜小英,欧俊梅,任勇,庞启华,黎文述. 2010

[19]晚稻CHA杂交小麦前期浇水的生物效应研究. 张艳敏,张胜爱. 1995

[20]BS系列杂交小麦在陕西渭南地区制种可行性分析. 王拯,陈兆波,张胜全,任立平,高新欢,叶志杰,张风廷.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