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危害及病理学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振隆

作者: 杜振隆;罗正中;严作廷;曹随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酮病;系统生物学;病理学变化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3491-3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酮病是奶牛围产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酮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多胎次奶牛产奶量损失、脂蛋比改变、繁殖功能障碍和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近年来,氧化应激、系统性炎症、肝脏脂质沉积和胰岛素抵抗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然而关于奶牛酮病的病理学变化的报道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围绕奶牛酮病的危害、酮病的病理学变化、酮病与胃肠道菌群功能的关联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奶牛产后健康和降低酮病发病率制定新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奶牛酮病刍议. 薛瑞益,韩敏,刘晓松. 2005

[2]预防围产期奶牛酮病的营养策略. 乔国华,李锦华,周学辉,杨晓,张茜,王春梅. 2011

[3]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4]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病监测指标的研究. 韩敏,薛瑞益,刘晓松,苗广,王宇. 2008

[5]基于中红外光谱监测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王坤,赵秀新,张元沛,薛光辉,刘燕,鲍鹏,徐千雯,李建斌,姜力. 2023

[6]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杜振隆,罗正中,周涛,曹随忠,严作廷. 2024

[7]酮病治疗对奶牛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亚娟,王浩,李佳,张培军,胡俊菁,胡国平,杜玉兰,董书伟,何宝祥. 2016

[8]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张帆,唐湘方,熊本海. 2025

[9]微生物基因组学与生物质高效转化. 何明雄. 2012

[10]植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于志晶,李淑芳,孙立影,李海云,李俊波,林秀峰,马瑞. 2010

[11]两个葡萄新品种. 李勃,李秀杰. 2015

[12]果实酸度调控的遗传、分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乔梁,曹明浩,郑剑,郑志亮. 2016

[13]绵羊棉酚中毒的病理生态学观察与分析. 阿帕克孜·麦麦提,亚合甫·阿布都热衣木,张壮志,阿合买提·买买提. 2015

[14]SPF鸡人工感染鸡败血霉形体后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 刘晓文,丁铲,于圣青,徐步,苏秀文,莫惠. 2001

[15]中国马流感研究现状. 相文华. 2009

[16]绵羊棘球蚴病的病原学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李宏民,屈亚锦,李娟,娄忠子,闫鸿斌,贾万忠,刘思当. 2012

[17]O型口蹄疫病毒Akesu/58在牛体内的定位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王雯慧,常惠芸,黄立军,马军武,林彤,邵军军,马金玲,刘在新,刘湘涛,陈怀涛,谢庆阁. 2006

[18]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家养水禽的病理学变化. 刘超男,郑世民,刘春国,杨涛,刘明. 2007

[19]应用MIR预测牛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陈焱森,上官爱哨,陈明新,马亚宾,李春芳,徐为民,程春宝,熊琪,张淑君. 2020

[20]不同非遗传因素对奶牛酮病的影响. 王彩云,李永青,梁春明,热依扎·江阿力克,祖农江·阿布拉,操礼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