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无蜡粉突变体特性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惠林冲

作者: 惠林冲;潘美红;陈微;李威亚;何林玉;张仕林;缪美华;陈振泰;杨海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洋葱;蜡粉;突变体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3 年 32 卷 009 期

页码: 1376-13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洋葱蜡粉缺失突变体的特征特性和形态学应用价值,选择20份无蜡粉材料进行田间表型特征观察及叶面蜡质成分分析,并对突变株进行SSR引物筛选.结果表明,洋葱无蜡粉叶片呈亮绿色,有光泽,遗传分析发现叶片蜡粉受隐性基因控制;突变株表现为苗期长势相对弱,产量与品种特性相关;突变株叶片表现出无或少蓟马危害症状,不使用杀虫剂能够达正常洋葱使用杀虫剂抗葱蓟马的效果,并建立无蜡粉洋葱抗蓟马评价标准;叶表超微结构观察及蜡粉成分分析发现:突变体叶表面蜡粉严重缺失,有少量蜡粉,不足为人眼观察到,但在抽薹开花末期,花薹表面有一层淡淡光亮白色蜡粉.气相色谱分析叶表面蜡质主要成分均为酰胺、酚类、酮类、烃类、酯类,但无蜡粉叶片中16-三十一酮含量差异显著,由相对含量52.66%降至2.79%,导致叶表面无蜡粉现象;对19061单株自交分离的有蜡粉与无蜡粉植株进行SSR引物筛选,引物196和304可作为单株特异标记能够将19061有蜡粉与无蜡粉区分,但不能区分其他无蜡粉与有蜡粉材料.因此,洋葱无蜡粉突变体初步研究为洋葱形态学标记和杂交制种应用、抗葱蓟马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分类号: S633.2

  • 相关文献

[1]用易位系定位豌豆无蜡粉突变基因w—2. 刘富中,GostimskiiS A. 1999

[2]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的特征特性. 杨海峰,惠林冲,潘美红,陈微,何林玉,王江英,缪美华,陈振泰. 2019

[3]西瓜果实表皮蜡粉的化学成分与基因定位. 龚成胜,赵胜杰,路绪强,何楠,朱红菊,豆峻岭,袁平丽,李兵兵,刘文革. 2019

[4]显性核不育油菜(Brassica napusL.)无蜡粉纯合两型系的选育.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 1999

[5]砧木对黄瓜嫁接苗地上部硅元素转运的影响. 段颖,向成钢,胡军,马玮,孙廷珍,尹国香,王长林. 2017

[6]黄瓜果皮蜡粉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田桂丽,张圣平,宋子超,张松,崔金莹,苗晗,顾兴芳. 2015

[7]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陶美奇,潘永飞,山溪,戴忠良,张振超. 2024

[8]中甘系列新品种. 闫书鹏. 2007

[9]冬瓜新品种'雅翠1号'. 江彪,谢大森,刘文睿,闫晋强,王敏,何晓明,彭庆务,林毓娥,梁肇均,陈林. 2024

[10]顶球洋葱. 张德纯. 2014

[11]纯黑大果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5号的选育. 刘文革,谭素英,阎志红,何楠,赵胜杰. 2009

[12]笋瓜. 张德纯. 2008

[13]洋葱新品种连葱9号的选育. 罗志丹,潘美红,杨和川,宁宇,陈振泰,薛萍,杨海峰. 2014

[14]洋葱新品种简介. 詹云. 2003

[15]洋葱膜下滴灌关键栽培技术. 杜敏霞,刘燕,徐维中,刘湘萍,王永红,杨凤仁,赵亮,庞辉,陈春梅,张青林. 2015

[16]苍蝇辅助授粉在洋葱隔离采种中的应用研究. 徐维中,杜敏霞,刘燕,刘湘萍,陈春梅,庞杰,朱春侠,康连和. 2015

[17]早熟高产优质黄皮洋葱“连葱16号”的选育. 杨海峰,潘美红,惠林冲,缪美华,陈微,薛萍,陈振泰. 2018

[18]紫皮洋葱新品种连葱11号的选育. 陈振泰,薛萍,缪美华,潘美红,杨海峰,惠林冲. 2016

[19]紫皮洋葱新品种紫玉88的肥料试验. 陈翠竹,潘美红. 2013

[20]洋葱(Alliumcepa L.)RAPD-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的优化. 陈沁滨,侯喜林,王建军,冷月强,蒋芳玲,薛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