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花前氮营养在籽粒氮营养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绍龄
作者: 金绍龄;张丽慧;李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15)N 标记尿素;花前氮营养;氮的转移率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1993 年 12 期
页码: 28-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春小麦开花前的氮营养状况对穗和籽粒氦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花前贮存在茎叶中的氦,开花后有69.8%~75.9%转移到籽粒中,占籽粒总氦量的59.5%~70.3%,是籽粒氦营养的主要来源。采用~(15)N标记尿素溶液证明,旗叶在开花后为籽粒提供的氦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春小麦吸收肥料氦的比例开花前明显高于开花后。这些结果说明春小麦施用氦肥必须以生长早期及前、中期为主要时期。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新疆春小麦耐盐品种的筛选. 苏胜强,赵清 ,王晓严 ,王维基. 1992
[2]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王小兵,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恵,吴晓华,于美玲. 2015
[3]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吕晓东,马忠明. 2015
[4]宁夏灌区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分析与发展预测. 董建力,任贤,许兴,李怀生. 2000
[5]春小麦播种关的核心措施. 喻莉明. 1997
[6]北方春小麦品种在西宁生态地区产量比较. 胡冬梅. 1999
[7]春小麦地不同形态Se的吸收和分配. 朱永懿,杨俊成. 1996
[8]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9]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的选育. 赵瑞女,吴少刚,张建成,刘畅,张汇娟,赵春芝,张悦,张宏旭,张培智,杨蕾. 2016
[10]覆膜穴播春小麦生物特性及其增产机理. 张永宏,张俊杰. 2000
[11]高海拔水浇地春小麦丰产栽培措施. 胡冬梅,王志伟. 2000
[12]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巴麦12号的选育. 杨蕾,刘畅,张建成,张汇娟,赵春芝,张培智,张宏旭. 2015
[13]春小麦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气象要素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杨国华,许兴. 2001
[14]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大面积500公斤高产试验研究. 王世敬,戈敢,黄敬芳,柳伟祥,曹宏鑫,余茂兰,周银生,戴晓华,杨秀荣. 1997
[15]宁夏三种类型春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许兴. 2001
[16]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安红,李凤民,李召祥,庞斌双,山仑. 1999
[17]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选育及栽培. 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王小兵,贾忠瑞,史红飞. 2012
[18]绿洲灌区春小麦固定道垄作栽培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雒淑珍,马忠明,赵继荣,李彦荣. 2013
[19]干旱绿洲农田春小麦耗水规律及农业用水变化研究. 王淑芬,贾永国,赵贺清. 2010
[20]宁夏地区春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的初步研究. 董庆周,李效禹,孟庆祥,张宗山,吴炳泉,王兴邦,王琦,董永祥.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豌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方式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
作者:郑浩飞;逄蕾;孙建好;赵建华;于瑞鹏;李隆
关键词:玉米||豌豆间作;覆膜;减施化肥;养分吸收;粗蛋白产量
-
芥菜型油菜毛状根诱导体系构建及TTG1基因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李隆;程成;伍小方;张大为;刘丽莉;周静;周美亮;张凯旋;严明理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毛状根;诱导条件;TTG1基因;原花色素
-
玉米行距变化对间作系统生产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关键词:小麦/玉米间作;蚕豆/玉米间作;行距;系统生产力;生长速率
-
灌漠土上连续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作者:柳欣茹;包兴国;王志刚;李隆
关键词:间作;生产力;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
-
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作者:柴博;李隆;杨思存;陈英;王成宝
关键词:玉米/鹰嘴豆间作;施磷水平;无机磷组分;灌耕灰钙土;甘肃引黄灌区
-
西北地区不同间套作模式养分吸收利用及其对产量优势的影响
作者:唐明明;董楠;包兴国;卢秉林;张炜平;张美俊;章芳芳;李隆
关键词:养分吸收;养分利用;产量优势;间套作;生态位分离
-
间套作体系土壤磷素吸收优势和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夏海勇;李隆;张正
关键词:间套作;磷;根系形态和生理;生态位互补;种间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