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遥感、GIS对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监测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平原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晶晶

作者: 李晶晶;覃志豪;高懋芳;林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下游平原;稻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遥感;GIS;MODIS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

ISSN: 1672-2175

年卷期: 2008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777-7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由作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农业生产体系,具有时空动态性,受人工调控性和环境影响很大。由于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直接关系着稻谷产出水平和国家粮食安全。开展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动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遥感、GIS技术快速获取和分析区域尺度范围内的地表时空信息数据的优势,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全面地监测评价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稻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别建立作物长势指数(CGI)、稻田环境指数(EI)、病虫害指数(PIDI)三个指数表征这些要素。最后,确定各个指数的权重,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综合指数(EHDCI),客观、全面地反映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里,作物长势指数指示作物长势,通过EVI归一化计算得到。稻田环境指数分为温度指数(TI)和降水指数(PI)分别指代水、热条件对生态系统的胁迫。病虫害指数主要通过官方农业网站发布的病虫害信息确定得到。本文以长江下游平原稻田为例,对孕穗期、抽穗期、黄熟期等水稻生长关键期的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长江下游平原稻田生态系统总体运行状态较好,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表现正常,其中安徽最好,健康程度高于正常水平,江苏部分地区在黄熟期健康程度较差。结合2006年各地区的稻谷产出水平,这一监测评价方法能客观地反映长江下游平原稻田生态系统总体运行趋势,可为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以确保稻田生产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分类号: X835

  • 相关文献

[1]基于遥感与GIS的西藏草原雪灾监测与评估. 高懋芳,刘三超,邱建军,张虹鸥,周霞. 2011

[2]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冬小麦长势监测研究. 范磊,程永政,刘婷,王来刚,黎娅. 2008

[3]基于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区域冬小麦单产遥感估测. 任建强,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 2010

[4]中低分辨率小波融合的玉米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顾晓鹤,韩立建,王纪华,黄文江,何馨. 2012

[5]华北平原冬小麦总初级生产力的遥感监测. 赵晶晶,刘良云,徐自为,焦全军,彭代亮. 2011

[6]基于MODIS与TM时序插补的省域尺度玉米遥感估产. 顾晓鹤,何馨,郭伟,黄文江,燕荣江. 2010

[7]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曲靖市干旱监测研究. 高雅,王晓飞,高懋芳,黄硕,李石磊,冷佩. 2020

[8]不同时序EOS/MODIS-NDVI监测河南省冬小麦面积. 张慧,程登发. 2008

[9]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东北三省作物分布信息提取. 郝卫平,梅旭荣,蔡学良,杜建涛,刘勤. 2011

[10]山东省小麦主产区旱情遥感监测系统的构建. 杨玉永,郭洪海,隋学艳,杨丽萍,杨洁. 2009

[11]基于MODIS与AMSR-E数据的中国6大牧区草原积雪遥感监测研究. 李金亚,杨秀春,徐斌,曹云刚,覃志豪. 2011

[12]不同时序EOS/MODIS-NDVI提取冬小麦面积. 程登发,陈林,张云慧,田喆,孙京瑞. 2006

[13]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杨秀春,徐斌,朱晓华,陶伟国,刘天科. 2007

[14]应用多平台与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评价草地退化. 刘朋涛,牛建明,李云鹏,丁勇,董建军. 2014

[15]2000-2008年内蒙古草原MODISNDVI时空特征变化. 张宏斌,唐华俊,杨桂霞,李刚,陈宝瑞,辛晓平. 2009

[16]基于地面涡度数据的中国草原区GPP遥感产品验证. 唐欢,李振旺,丁蕾,沈贝贝,王旭,徐丽君,辛晓平. 2018

[17]基于地面涡度数据的中国草原区GPP遥感产品验证. 唐欢,李振旺,丁蕾,沈贝贝,王旭,徐丽君,辛晓平. 2018

[18]水分亏缺指数在全国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齐述华,张源沛,牛铮,王长耀,郑林. 2005

[19]MODIS时序数据在县级尺度作物长势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于堃,王志明,孙玲,单捷,毛良君. 2013

[20]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遥感估算研究. 姜立鹏,覃志豪,谢雯,王瑞杰,徐斌,卢琦.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