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成广雷
作者: 成广雷;邱军;王晓光;徐田军;陈传永;张春原;夏千千;吴元奇;赵久然;王荣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玉米;国家区试;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4 期
页码: 30-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青贮玉米以其特有的优势居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系统分析了 2003-2019年累计394个参加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未来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2003-2019年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生育期平均为111.8 d,春播组合(品种)平均为109.3 d,比夏播组合(品种)长9.7 d,春播组合(品种)生育期呈延长趋势,而夏播组合(品种)呈缩短趋势;②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为300.5和132.3 cm,2003-2019年株高和穗位高呈升高趋势,近10年株高增加了 12.5 cm,而穗位高仅增加了 2.1 cm;③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生物产量平均为19 477.5 kg DW·hm-2,2003-2019年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011-2019年较2003-2010年增加了721.8 kg·hm-2;④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46.7%和21.5%,2003-2019年呈先升高后逐年降低趋势,2011-2019年NDF和ADF含量分别较2003-2010年降低了 6.8和5.5个百分点;⑤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平均为8.7%,年际间变幅较小,全株淀粉含量平均为31.0%(2014-2019年),呈逐年升高和集中趋势.连续17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组合(品种)春播生育期呈延长趋势、夏播则逐步缩短;株高增加,但穗位高变化不大;品质改良取得显著成效,NDF和ADF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明显提升,粗蛋白含量保持稳定;生物产量整体有所提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雷志刚,王业建,郗浩江,李铭东,李召锋,赵海菊,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 2017
[2]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吴建忠,李绥艳,林红,马艳华,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孙德全. 2021
[3]河南省夏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周波,韩小花,李小红,王延召,刘康. 2021
[4]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潘丽艳. 2011
[5]14个青贮玉米品种(系)田间表现评价. 阳康春,韦冠睦,阳俭,蒋业钊,林善海. 2017
[6]不同入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段震宇,张小伟,王婷,桑志勤,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李玉梅. 2018
[7]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娇,马培杰,吴佳海,牟琼,覃涛英,王晓强,马宁,张蓉,李德芳,朗永祥,吴有松,田应学,韩永芬. 2019
[8]甘肃临夏地区10个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评价. 何振富,王斐,陈平,谢建鹏,贺春贵. 2022
[9]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童成昊,周文章,莫本田,陆龙超,邓似辰,秦杨,李干洲,徐龙鑫,武俊达. 2023
[10]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连晓荣,周文期. 2019
[11]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关键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研究. 何文铸,刘永红,杨勤,张鸿,汤永禄,荣廷昭. 2009
[12]2018年山西省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焦建伟,侯磊,陈喜明,智建奇,安伟,梁艺,徐嘉. 2019
[1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评价及筛选研究. 王英成,芦光新,邓晖,蒋汉元,姚世庭,党宁,李欣,黄彩霞,赵丽蓉,王志慧. 2019
[14]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分析及其遗传研究. 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 2011
[15]宁夏引黄灌区9个青贮玉米品种比较. 张宇,王晓春,马晓霞. 2023
[16]南疆干旱灌溉区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发酵品质动态分析及评价. 付东青,贾春英,张力,张凡凡,马春晖. 2022
[17]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高国臣,王志锋,刘卓,赵明清,齐宝林,徐安凯. 2009
[18]海河低平原区14个玉米品种青贮性状评价及适应性分析. 陈淑萍,魏建伟,游永亮,谢俊良,卜俊周,彭海成,岳海旺,王雪征. 2017
[19]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雷志刚,王业建,梁晓玲,赵海菊,闫秀香,阿布来提,韩登旭,杨杰,李铭东. 2016
[20]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段震宇,张小伟,王婷,桑志勤,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李玉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四川不同产地烟叶中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特征比较
作者:李晓阳;陈爱国;庞夙;张海燕;靳冬梅;邱军;魏玉西;曹建敏
关键词:四川烟叶;黄酮类代谢物;代谢组学;代谢通路
-
四川烤烟Amadori化合物特征及其与感官品质关联分析
作者:李晓阳;靳冬梅;庞夙;庞雪莉;邱军;魏玉西;曹建敏
关键词:烤烟;Amadori化合物;感官品质;相关性
-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王荣焕;冯铃洋;张璐;赵琦;王家乐;赵久然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复合种植;种质创制
-
糯玉米子粒硬度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史亚兴;董会;刘辉;徐丽;樊艳丽;俞嫒年;史亚民;卢柏山;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积累;子粒含水量;硬度
-
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冯健英;王荣焕;许洛;王绍新;李中建;王宝宝;郑书海;陈莉
关键词: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品种选育
-
2023年NK815制种高产技术模型分析-探规模化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新径
作者:冯培煜;宋瑞连;闫海鹏;邢春景;周峰;王晓光;史桂清
关键词:玉米;NK815;制种;高质;高产;高效;育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