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粳型广亲和恢复系与籼稻不育系配制籼粳亚种间杂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兆兰

作者: 张兆兰;王才林;汤述翥;施建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亲和恢复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三系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90 年 01 期

页码: 10-16

摘要: 对用粳型恢复系与广亲和系02428杂交选育出的一批农艺性状稳定的新的粳型恢复系进行亲和性和恢复力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9个株系中,有1个株系(87-3)能使协青早A和庆莲16A的育性恢复到69.6%和63.6%,有6个株系(87-1、87-3,87-4、87-6、87-7,87-8)能使六南早A的育性恢复到60%以上。杂种生长繁茂,穗粒优势十分明显,与品种间杂种相比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讨论了基于广亲和恢复系选育的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能性及其育种价值。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探讨. 王才林,邹江石. 1990

[2]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鉴定和筛选. 李振经,于平福,罗高玲. 2011

[3]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恢复系花培效果比较. 李兴莲,谢戎,邓锡洪,何光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 1995

[4]杂交水稻亲本亲和性改良研究初报. 马曾凤,黄大辉,张月雄,李容柏. 2012

[5]两系三系亚(品)种间杂交水稻亲本的亲和性研究. 许克农,李成荃,罗彦长. 1991

[6]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Ⅰ.籼粳交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区别及其检测. 王才林,张兆兰,汤述翥,施建达. 1992

[7]杂交水稻研究50年. . 2016

[8]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邓应德. 1990

[9]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涂诗航,张水金,董瑞霞,杨东,谢鸿光,郑家团. 2008

[10]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 宋书锋,李新奇. 2017

[11]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的选育. 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12]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1999

[13]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两系到一系. 孙宗修,程式华. 1995

[14]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6号'的选育. 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15]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利华,王建军,李旭晨,王林友. 2003

[16]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王才林. 2006

[17]湖南省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八五"回顾及其"九五"期望. 徐秋生. 1997

[18]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智权,肖宇龙,王晓玲,雷建国,余传元. 2013

[19]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邹江石,吕川根. 2005

[20]水稻广亲和性的研究与利用. 邹江石.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