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家刚

作者: 郭家刚;杨松;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姜精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24-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 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分类号: O657.63%TQ654.2

  • 相关文献

[1]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1-MCP处理对线椒低温贮藏期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6

[2]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奇,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 2012

[3]部分徐麦品种(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分析. 刘立伟,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23

[4]干燥温度对紫苏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 卢江长美,张超,马越,赵晓燕. 2016

[5]玉杏发酵酒及蒸馏酒挥发性物质分析. 杨沫,孙玉霞,赵新节,韩伟伟,董书甲. 2018

[6]圆根酸菜风味成分分析. 赖海梅,颜朗,王雅利,杨梦露,黄玉立,曾雪晴,梅源,朱永清,葛黎红,赵楠. 2024

[7]生姜精油对黑腹果蝇的急性毒性分析. 徐莉,毛杰,唐启义,程家安,祝增荣. 2007

[8]分子蒸馏富集苏麻油中α-亚麻酸的研究. 黄杰秋,朱秋劲,王竞,沈奇,茅林春. 2016

[9]沙田柚皮精油分子蒸馏分离及成分分析. 郭畅,傅曼琴,徐玉娟,余元善,唐道邦,王治同. 2018

[10]葡萄柚精油"除萜赋香"工艺的优化研究. 杨颖,施迎春,邢建荣,刘哲,郑美瑜,陆胜民. 2021

[11]分子蒸馏技术精制柠檬精油工艺. 刘文龙,全小梅,雷英杰,刘达玉,曾晓丹,张崟. 2020

[12]分子蒸馏技术纯化柠檬精油工艺研究. 贺红宇,朱永清,李敏,王自鹏,詹敏,曾晓丹. 2019

[13]操作条件对分子蒸馏纯化不饱和单甘酯的影响. 曾凡逵,王永华,杨博,刘红,宁正祥,李琳. 2010

[14]超临界CO_2萃取及分子蒸馏技术提取缫丝蚕蛹油. 夏春雨,孙巍,刘学铭,邹宇晓. 2008

[15]分子蒸馏技术在辣椒红色素精制工艺中的应用. 陕方,田志芳,边俊生,畅功民,栗红瑜,刘森. 2003

[16]三种方法制备的柚皮精油的分子蒸馏及GC-MS挥发性成分测定. 刘昊澄,安可婧,傅曼琴,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 2020

[17]超临界CO_2双柱逆流萃馏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研究. 刘云,丁霄霖,朱丹华. 2005

[18]分子蒸馏精制对葡萄柚精油理化性质及赋香性能的影响. 杨颖,施迎春,陈剑兵,邢建荣,陆胜民. 2013

[19]土壤环境中农药残留提取方法综述. 李卫建,刘潇威,买光熙,吕俊岗,王璐. 2006

[20]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影响的研究. 张振华,闫红,葛毅强,倪元颖,蔡同一.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