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评价青稞红曲茶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海毓

作者: 吴海毓;郑万财;杨希娟;郝静;马萍;党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稞红曲茶;非靶向代谢组学;功能成分;抗氧化活性;感官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155-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青稞红曲茶发酵前后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青稞茶为对照组,研究青稞红曲茶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分析青稞红曲茶的主要成分及其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青稞红曲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蛋白、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显著高于青稞茶(P<0.05),青稞茶茶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青稞红曲茶(P<0.05)。此外,在青稞红曲茶和青稞茶中检测到1 682种化合物,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脂质、酚酸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是青稞红曲茶及青稞茶中主要化合物。筛选出124种差异化合物,差异化合物主要为生物碱、脂质、萜类及酚类化合物。同时发现,青稞红曲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显著高于青稞茶(P<0.05)。但青稞茶的感官评分高于青稞红曲茶,为82.89分。该研究结果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青稞红曲茶及青稞茶代谢产物的差异性,为青稞红曲茶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不同提取方法下芜菁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于翠翠,张文会,陈锋. 2022

[2]干红树葡萄酒与干红葡萄酒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对比. 邱珊莲,郑开斌,林宝妹,张树河. 2019

[3]不同原料复配组成对金线莲花草茶品质的影响. 高一舟,汪芳,曹青青,岳川,吴梅,许勇泉,周小军,徐金晶,丁莫芷,钭凌娟. 2023

[4]藜麦籽粒清洗液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兰永丽,张文刚,杨希娟. 2022

[5]不同预处理和干燥方式下养心菜粉色泽、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性水平的比较. 杨丽阳,卢琪,杨德,王轶,王琼,郭鹏,薛淑静. 2024

[6]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赵珊,仲伶俐,秦琳,黄世群,李曦,郑幸果,雷欣宇,雷绍荣,郭灵安,冯俊彦. 2021

[7]功能性复合多糖饮料的研制及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研究. 蒋鹏飞,王赵改,史冠莹,王晓敏,张乐,程菁菁,赵丽丽,王旭增. 2020

[8]不同品种藜麦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银焕,杨修仕,郭慧敏,任贵兴,李进才. 2020

[9]不同酿酒酵母在菠萝果酒中的发酵特性. 马丽娜,袁源,林丽静,龚霄. 2018

[10]重庆沱茶粉对蛋糕焙烤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陈善敏,袁林颖,杨娟,罗红玉,王杰,钟应富. 2023

[11]不同发育时期柞蚕蛹代谢组学分析. 马淑慧,都兴范,李学军,修妤,李树英,李亚洁. 2022

[12]基于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分析. 宋娟,康三江,张海燕,曾朝珍,袁晶,慕钰文,苟丽娜. 2024

[13]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王中波,刘爽,贺丽霞,冯雪,杨梦丽,汪书哲,刘源,冯兰,丁晓玲,冀国尚,杨润军,张路培,马云. 2024

[14]鹿茸4个区段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刘文媛,李春义,巴恒星,赵海平. 2020

[15]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贵州特色蜂蜜的代谢物差异. 姚丹,李应,黎华君,于瀛龙,贺兴江,詹洪平,周文才,万炜,韦小平. 2022

[16]基于代谢组学的酱卤鸭翅变质前后代谢物差异比较. 李雪,罗芳,刘光宪,王丽,程文龙,张耀. 2023

[17]茶枝柑与不同品种温州蜜柑果皮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与分析. 王雪,潘兆平,陈嘉序,郝丹丹,苏志鹏,马双双,肖佳豪,付复华. 2024

[18]基于广泛代谢组学解析不同品种李果实代谢物的差异. 常晓晓,彭程,陈慧琼,邱继水,陆育生. 2024

[19]复合乳酸菌发酵对风干牛肉细菌多样性及代谢物的影响. 王俊钢,李宇辉,刘钰,刘玥璋,郝奇奇,刘雅宣. 2024

[20]贵州5个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差异分析. 袁扬,张锦华,曾兵,赵恬,邓梦青,任荣清,王华,王胤晨.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