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目的基因检测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吉飞

作者: 杨吉飞;李有全;刘志杰;关贵全;汪月凤;马米玲;刘爱红;任巧云;陈泽;苟惠天;杜鹏飞;罗建勋;殷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青海血蜱;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伽氏疏螺旋体;方法敏感性;目的基因;外膜蛋白;标准菌株;DNA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1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我国部分地区采集的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进行检测。方法应用基于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OspA)基因和编码鞭毛蛋白(Fla)基因的两种套式PCR方法,对野外采集的543份蜱的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两种套式PCR方法敏感性结果显示:基于OspA基因的引物对3个基因型标准菌株DNA检出的敏感性均为0.02pg,基于Fla基因的引物对3个基因型标准菌株DNA检出的敏感性为0.02pg~0.2pg。野外样品检测结果显示:543份蜱的基因组中,伯氏疏螺旋体Fla基因检出的阳性率(13.6%)高于OspA基因(6.8%);103(19%)份蜱的基因组中至少检出OspA和Fla基因中的一个;10...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华泰勒虫(Theileriasinensis)媒介蜱的确定. 殷宏,刘光远,李有全,白启,马少祥,李世恩. 2004

[2]青海血蜱核糖体蛋白L23a基因克隆与分析. 高金亮,罗建勋,李有全,樊瑞泉,赵海平,关贵全,刘军龙,殷宏. 2009

[3]马铃薯光响应StR2R3-MYB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秦玉芝,邢铮,潘妃,熊兴耀. 2015

[4]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map0862和map2154c基因的串联重组表达及其活性. 迟磊,刘思国,王春来,宫强,赵昆,刘建东,王勇,云孟克,刘慧芳,赵福广. 2008

[5]中国小麦品种农杆菌介导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利用. 夏兰琴. 2008

[6]微小牛蜱4D8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刘军龙,关贵全,李有全,马米玲,刘爱红,任巧云,殷宏,罗建勋. 2009

[7]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分离株对小鼠毒力的研究. 贺云霞,徐慧,叶飞,孙慧玲,王宏俊. 2011

[8]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的研究. 张杰,高继国,宋福平. 2004

[9]中国药典中5种标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姜兴粲,李冰,王玮玮,张继瑜. 2020

[10]上海警犬蜱病的调查. 朱鸣,赵其平,金军民,曹杰,朱顺海,徐梅倩,孙国君,何国声. 2004

[11]不同药物对三种蜱不同发育阶段杀灭效果的评价. 卢海燕,任巧云,陈泽,刘光远,殷宏,罗建勋,关贵全. 2017

[12]羊的大型巴贝虫未定种的形态学和致病性初步研究. 关贵全,殷宏,罗建勋,吕文顺,张其才,马米玲,袁改玲,鲁炳义,王远江,木合塔尔. 2001

[13]血红扇头蜱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郭锦霞,罗金,殷宏,罗建勋,谢俊仁,田占成,王素艳,王芳芳,李奎,刘光远. 2014

[14]福州地区犬体寄生蜱虫调查与防治. 张世忠,江斌,吴胜会,林琳. 2013

[15]镰形扇头蜱、亚洲璃眼蜱和血红扇头蜱Aclin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狄清,仝彩玲,郭凤[王寻],周勇志,陈铁桥,周金林. 2010

[16]莱姆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仝彩玲,李培英,周金林. 2009

[17]伯氏疏螺旋体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对新疆地区蜱的检测. 王娅,叶锋,刘丽娅,谢彩云,谷文喜,钟旗,易新萍,古丽扎提?塔力甫汗,马晓菁. 2019

[18]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方法的建立. 马晓菁,谢彩云,刘丽娅,叶锋,谷文喜,钟旗,易新萍. 2021

[19]我国部分地区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 杨吉飞,殷宏,李有全. 2011

[20]黑龙江尚志地区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的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牛庆丽,杨吉飞,关贵全,付钰广,马米玲,李有全,刘军龙,刘志杰,刘爱红,任巧云,郝雪峰,罗建勋,殷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