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复跃

作者: 汤复跃;陈渊;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育种;品种;亲本;进展;广西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50 卷 02 期

页码: 237-2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大豆育种进展,并结合广西大豆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对今后广西大豆育种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及育种单位提供的内部材料,从遗传育种研发体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开始—"八五"(S_(6.5-8.5))、"九五"—"十五"(S_(9.5-10.5))、"十一五"(S_(11.5))和"十二五"至今(S_(12.5-))4个时期的广西大豆育种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广西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结果】广西大豆育种项目、经费及其来源均迅速增加,其中项目由S_(6.5-8.5)时期的2个增加至S_(12.5-)的23个,经费由S_(6.5-8.5)时期的5万元增加至S_(12.5-)时期的1260万元,S_(11.5)时期起建成5个大豆育种平台。至今,正式通过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共39个,其中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双审定品种3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5个,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31个;S_(6.5-8.5)、S_(9.5-10.5)、S_(11.5)和S_(12.5-)时期分别有4、10、12和13个品种通过审定;37个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高蛋白品种15个,高油品种2个,双高品种4个,菜用品种1个、高异黄酮品种2个、高抗镉金属品种2个。39个大豆品种共追溯到40个祖先亲本,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有1.03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个),且祖先亲本中,有11个是广西本地种质,占27.5%;有22个是我国其他省(区)种质,占55.0%;有7个是国外种质,占17.5%。春大豆育种骨干亲本9个,夏大豆育种骨干亲本6个。优良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广西大豆高产育种主要利用育成品种(祖先亲本含丰产性好的种质材料)或丰产性好的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广西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至今收集保存有6000余份,但利用率低(地方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2%,野生大豆种质利用率为0)。【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丰富育种手段,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尤其是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驯化和利用;在保持广西大豆高蛋白优势的同时,加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耐荫、适宜机械化的绿色大豆新品种,尤其是夏大豆品种;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河南、山东育成花生品种的亲本遗传贡献及相关育种策略探讨. 董文召,张新友,黄冰艳,张忠信,汤丰收,韩锁义,徐静,高伟. 2014

[2]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50年——Ⅲ.小麦育种与品种改良. 辛文利,肖步阳,王进先,祁适雨. 2003

[3]辽宁省大豆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分析. 陈艳秋,孙贵荒. 2000

[4]美国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刘章雄,邱丽娟,关荣霞,常汝镇. 2004

[5]国外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富健,王新风,孟凡刚,马巍. 2009

[6]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 2017

[7]高加索三叶草育种研究进展. 倪鹏程,黄帆,王明玖. 2022

[8]中国棉花育种50年. . 2000

[9]国内无核葡萄育种成果及特性分析. 张泉,刘婧汇,姜建福,刘崇怀. 2023

[10]2000年以来中国葡萄育种研究进展. 姜建福,孙海生,刘崇怀,樊秀彩,张颖. 2010

[11]中国近30年苹果育种亲本选择与选配分析. 李红莲,张冰冰,梁英海,赵晨辉,王珊珊,宋宏伟. 2020

[12]我国梨育种亲本的选配及骨干亲本分析. 王斐,姜淑苓,欧春青,马力,李连文. 2015

[13]广西葡萄育种研究进展及对策. 黄羽,林玲,时晓芳,韦荣福,张瑛. 2015

[14]大豆高蛋白组合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杂种F_2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性分析. 王新风,富健,孟凡刚,马巍. 2007

[15]大豆高蛋白杂交组合F_5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新风,马巍,董岭超,富健. 2012

[16]高油多抗大豆新种质东农1234的选育与利用. 宁海龙,李文滨,魏淑红,赵淑文,马占峰,王继安. 2006

[17]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马俊奎,史宏,任小俊,刘学义. 2003

[18]1983~2010年北京大豆育成品种的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刘章雄,李卫东,孙石,常汝镇,邱丽娟. 2013

[19]辽豆3号对辽豆系列品种的遗传贡献. 张丽,武丽石. 2007

[20]高蛋白大豆杂交F_2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王新风,富健,孟凡刚,马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