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黑土亚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征及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丛萍
作者: 丛萍;王婧;董建新;李玉义;刘娜;逄焕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秸秆;微生物群落结构;深还田;亚表层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09-11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切碎秸秆与秸秆颗粒对黑土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效应,从而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亚表层的培肥效果,该研究于2016—2018年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一次性玉米秸秆深埋还田试验,设置切碎秸秆低量(QS1)、切碎秸秆高量(QS5)、秸秆颗粒低量(KL1)与秸秆颗粒高量(KL5)4种秸秆还田处理,并与秸秆不还田(CK)进行对比,于每年玉米收获季对土壤理化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第1年,切碎秸秆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及真菌摩尔百分数,其高量处理较CK最高增加71.0%和120.5%,而秸秆颗粒处理对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摩尔百分数增幅更显著,其高量处理最高增加41.6%、29.7%和26.3%;还田第2年高量处理显著提高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且切碎高量处理的真菌摩尔百分数含量显著高于颗粒高量处理21.0%;还田第3年仅高量处理下的菌群结构有显著分异。2)还田初期切碎秸秆处理显著提高真菌:细菌比值,而低量还田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比有提高,随还田时间的增加,高量还田比值提高更显著,利于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3)秸秆高量还田可显著改变土壤理化因子水平,这是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的重要原因,其显著影响因子随还田年限而更替:第1年,土壤容重、酸碱度、全氮和碳氮比为显著(P<0.05)影响因素;第2年,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碳氮比和土壤容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P<0.01);第3年仅有机碳为显著因素(P<0.05)。切碎秸秆高量还田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CK区分最为明显,对土壤真菌群落的调控能力更强,更适宜于东北黑土亚表层肥力的提升。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鸡粪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可,谢厦,孙彤,孙约兵. 2021
[2]设施番茄连作对产量、品质和土壤功能的影响. 张勇勇,赵凤艳,杨丽娟. 2023
[3]秸秆一次性深埋还田量对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丛萍,李玉义,王婧,逄焕成,张莉,刘娜,高建胜. 2020
[4]瘠薄亚表层施磷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中超,萧长亮,孙磊,王翠玲,高文超,张俐俐,刘峰. 2018
[5]基于离散元法的旋耕刀受力分析. 方会敏,姬长英,张庆怡,郭俊. 2016
[6]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7]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刘峰,焦峰,常本超,姜辉,宫秀杰. 2019
[8]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陈云峰,夏贤格,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8
[9]秸秆心土混合犁改良白浆土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王囡囡,孟庆英,匡恩俊,王秋菊,高中超,刘峰,张立波,高雪冬. 2017
[10]地膜覆盖与秸秆深埋对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动的影响.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李玉义,赵永敢. 2012
[11]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张立波,匡恩俊,王庆胜,刘俊刚,高雪冬. 2018
[12]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6
[13]冻融期灌水和覆盖对南疆棉田水热盐的影响. 姚宝林,李光永,王峰. 2016
[14]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15]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土壤改良措施下土壤孔隙.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韩庆元,何方. 2013
[16]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2016
[17]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小麦玉米产量. 丛萍,李玉义,高志娟,王婧,张莉,逄焕成. 2019
[18]^14C标记秸杆碳素在淹水土壤中的转化与平衡. 王志明. 1998
[19]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田慎重,王瑜,张玉凤,边文范,董亮,罗加法,郭洪海. 2017
[20]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姜桂英,张弘,李影,郭斗斗,黄绍敏,申凤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的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作者:张志红;张古文;李正泉;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农秋丰4号;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
尾丝蛋白在噬菌体吸附鸭疫里默氏菌中的作用
作者:刘娜;黄瑜;陈红梅;江南松;刘荣昌;傅光华;傅秋玲;梁齐章;万春和;李昂;程龙飞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吸附
-
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s20s2的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者:周玉强;曹枭雄;王婧;刘伊凡;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李树强;刘小龙;张亚男;于飞荣;马庆;胡小娇
关键词:玉米;突变体ms20s2;雄性不育;基因定位;表型分析
-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作者:哈力旦·依克热木;刘娜;刘联正;周安定;曹俊梅;张新忠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功能基因;KASP标记
-
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对大豆-玉米间作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
作者:柏振东;李皓;柏浩东;万远会;刘娜;刘都才;李祖任;金晨钟
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除草剂复配;砜吡草唑;噻吩磺隆;除草活性;安全性
-
232份花生种质资源荚果和籽仁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严鑫;姚四龙;卢选康;陶宇;刘娜;唐康;罗梓楠;曾宁波;李林;刘登望
关键词: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广义遗传率;遗传进度
-
崇明香酥芋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王颖;杜旋;王虹;阎君;刘娜
关键词:崇明香酥芋;营养成分;品质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