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生物炭对潮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义轩

作者: 陈义轩;宋婷婷;方明;于志国;李洁;赖欣;张贵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潮土;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9 年 2 期

页码: 394-404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花生壳生物炭(PBC)、玉米秆生物炭(MBC)、杨木屑生物炭(ABC)和竹屑生物炭(BBC)为试验材料,每种生物炭分别以0、20.0、40.0、80.0、160.0 g·kg-1的浓度添加到供试潮土中,经过45 d的室内培养后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PBC、MBC和ABC对土壤总微生物总量、土壤细菌量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而添加BBC则会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量、土壤细菌量;PBC、MBC、ABC和BBC对土壤真菌细菌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量添加生物炭(20.0、40.0、80.0 g·kg-1)会增加真菌量,但大量(160 g·kg-1)添加PBC、BBC会显著降低真菌量.施入生物炭后,生物炭自身特殊理化性质和土壤理化性质如酸碱度、土壤电导率、比表面积、孔径等的变化是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适量施加ABC、PBC相比于BBC、MBC更有利于潮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发展.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2]生物炭对潮土磷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 郑琴,王秀斌,宋大利,卢越,杨兰芳. 2019

[3]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对潮土CO_2释放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黄金生,刘佳,刘荣乐. 2015

[4]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对潮土 CO_2释放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黄金生,刘佳,刘荣乐. 2015

[5]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对潮土CO2释放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黄金生2,刘佳3,刘荣乐1*. 2015

[6]生物炭对潮土土壤肥力特征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绍敏,岳克,郭腾飞,张水清,岳艳军. 2022

[7]生物炭施用对华北潮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乌英嗄,张贵龙,赖欣,刘红梅,杨殿林. 2014

[8]生物炭对潮土氨挥发及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林杉,黄绍敏. 2023

[9]生物炭添加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高文翠,杨卫君,贺佳琪,贾永红,徐万里,马海刚. 2020

[10]生物炭负载氨氮对土壤碳排放、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如意,董艳红,肖鑫,徐艳丽,况帅,宋文静,董建新,郑学博. 2024

[11]生物炭或铁矿石添加对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分析. 毕玉翠,刘福兴,付子轼,乔红霞,王俊力. 2025

[12]混合添加生物炭和Fe3O4的青稞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及微生物功能优化. 张智伟,刘海林,李屹,杜中平,韩睿. 2025

[13]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14]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5]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6]长期施用化肥对潮土甘薯生物量累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7]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探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刘芳,刘忠珍,刘世亮,介晓磊,化党领. 2011

[18]不同施磷量对山东三大土类磷有效性及磷素淋溶风险的影响. 张英鹏,于仁起,孙明,李国生,李彦. 2009

[19]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佟小刚,黄绍敏,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 2009

[2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