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生物炭和施用量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和根茎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婷婷

作者: 宋婷婷;陈义轩;李洁;于志国;赖欣;张贵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添加量;PAHs;发芽试验;根长/茎长抑制率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9 年 2 期

页码: 297-306

摘要: 为明确不同生物炭材料和添加量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和根茎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4种不同材料制备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PBC)、玉米秸秆生物炭(MBC)、杨木屑生物炭(ABC)和竹屑生物炭(BBC)]组分特征,及设计发芽培养试验,测定4种生物炭的不同添加量(0、20.0、40.0、80.0、160.0 g·kg-1)对小麦种子(须根系)和黄瓜种子(直根系)发芽率和根、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均呈碱性,孔隙结构明显,表面有-O-、-OH、-C=O等含氧官能团.各生物炭除含有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元素外,其浸提液和施用土壤也测出多种PAHs有机化合物,且不同材料生物炭PAH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生物炭对小麦和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根、茎生长影响显著.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两种作物根长和茎长均表现出低添加量促进、高添加量抑制的趋势,达到160.0 g·kg-1生物炭对两种作物的根长和茎长均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PBC添加量在80.0 g·kg-1时,小麦根长、茎长提高101.67%和173.82%,对黄瓜根长、茎长分别提高了31.58%和85.14%,效果最优;而MBC、ABC和BBC则在添加量为40.0 g·kg-1时达到最优效果,小麦根长、茎长生长率提高了45.26%~83.49%和79.30%~133.17%,对黄瓜根长、茎长生长率提高了18.55%~39.77%和63.14%~84.00%.总体上,各生物炭处理对须根系小麦种子根长和茎长的促进效果优于直根系黄瓜种子.研究表明,不同原料生物炭组分和性质差异显著,其材料种类和投入量均极显著影响小麦和黄瓜根、茎早期生长,且交互作用显著,因此,根据生物炭制备材料,探讨其理化特性,并筛选其最适用量,对生物炭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X53`S512.1`S642.2

  • 相关文献

[1]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不同提取与净化方法比较. 刁春燕,周启星,周俊良,孙约兵. 2011

[2]天津城郊土壤中PAHs含量特征及来源解析. 师荣光,吕俊岗,张霖琳. 2012

[3]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测定海洋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 杨帆,翟毓秀,任丹丹,郭萌萌,吴海燕. 2013

[4]应用过硫酸盐氧化法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 夏天翔,潘吉秀,姜林,赵丹,尧水红. 2015

[5]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多环芳烃(PAHs)联合暴露对HepG2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王菲迪,张海军,耿柠波,任晓倩,张保琴,宫玉峰,陈吉平. 2018

[6]广西木薯诱导开花结实及发芽试验研究初报. 甘秀芹,陆柳英,何虎翼,唐秀桦,胡泊,吴延勇,宁秀呈,韦广泼. 2009

[7]羊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研究. 王梦寒,王英哲,任伟,徐安凯. 2019

[8]羊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研究. 王梦寒,王英哲,任伟,徐安凯. 2019

[9]PEG-6000对酸角种子发芽的影响. 刘海刚,段曰汤,沙毓沧,仲金楠,黄文英. 2011

[10]板桥党参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郭杰,穆森. 2016

[11]可溶性有机物和pH值对铅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郑淑云,徐应明,孙国红,林大松,孙有光. 2006

[12]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 谷贵卿,孙雨珍,刘凤琴,陈辉. 1993

[13]中国重点牧草资源搜集、评价、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的研究进展. 徐柱,师文贵,田青松,李临杭,马玉宝. 2004

[14]大麻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许艳萍,杨明,胡学礼,郭孟璧,陈裕,伍菊仙,邓文品,郭鸿彦. 2009

[15]硬粒大豆发芽试验研究. 颜景波 ,陈岩,金振,马丹丹. 2002

[16]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戴剑,陈敏,张继红,李华勇,韦国清. 2007

[17]松粳系列水稻品种发芽特性研究. 赵北平,孙海乔,高洪儒,于艳敏,宋丽娟,李坤. 2015

[18]不同发芽床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海刚,段曰汤,沙毓沧,陈艺齐,杨子祥. 2010

[19]盐胁迫下沙打旺种子的萌发特性. 杨姝,杜桂娟. 2011

[20]“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宝力德巴特,巴登其其格,穆尼热,田聪.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