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分析茶叶中联苯肼酯残留与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青

作者: 钟青;罗逢健;陈宗懋;崔璇;周利;张新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联苯肼酯;茶叶;田间残留分析;风险评估;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

期刊名称: 质谱学报

ISSN: 1004-2997

年卷期: 2019 年 1 期

页码: 32-41

摘要: 建立了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净化茶叶,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茶叶鲜叶和成茶中联苯肼酯残留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茶叶鲜叶生长中的残留降解规律,并对其在茶叶饮用中的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在0.002 5~1.00m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4 2.在0.020、0.20、2.0mg/kg添加浓度下,绿茶中联苯肼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3%、88.6%、103.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1%、5.9%、3.7%;红茶中联苯肼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3%、82.6%、103.3%,RSD分别为6.7%、4.5%、4.7%;鲜叶中联苯肼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1%、94.4%、91.0%,RSD分别为4.3%、3.8%、7.6%.方法检出限(LOD,S/N=3)为1.5μg/kg,定量限(LOQ,S/N=10)为5μg/kg.由于不同地区和时间的茶叶生长稀释作用、气候温度的不同,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茶鲜叶生长中半衰期为1.4~2.9天;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施药1~2次,结果表明,10天后成茶中的联苯肼酯残留量均小于5mg/kg.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议我国茶叶中联苯肼酯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5mg/kg.

分类号: O657.63`TS272.7

  • 相关文献

[1]茶叶中手性农药残留分析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胡月,宁亚婷,黎洪霞,罗逢健,尹荣秀,张新忠. 2024

[2]湖北省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污染概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夏珍珍,彭茂民,郑丹,夏虹,周有祥,彭立军,王清. 2021

[3]茶叶镉含量状况与风险评估. 李赛君,钟兴刚,何郁菲,覃事永,罗意,黎娜,谭正初. 2017

[4]联苯肼酯悬浮剂的杀螨活性测试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谢道燕,沈雪凤,杨振国,柴建萍,倪婧,罗雁婕. 2017

[5]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徐淑,陈凯歌,余瑶,陈耿民,陈炳旭. 2014

[6]乙基多杀菌素和联苯肼酯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王欢,徐希莲. 2019

[7]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 姜晓环,庞博,王恩东,张乐,王伯明,徐学农. 2015

[8]三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毒力评价. 封云涛,魏明峰,郭晓君,张润祥,庾琴,范仁俊. 2018

[9]联苯肼酯对朱砂叶螨致死剂量效应. 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苏振国,罗雁婕. 2017

[10]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联合毒力. 宫亚军,王泽华,朱亮,石宝才,康总江,魏书军. 2014

[11]北京地区二斑叶螨不同种群的药剂敏感性.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崔文夏,金桂华,孙艳艳,魏书军. 2014

[12]50%腈吡螨酯·联苯肼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张强,王莹莹,吴培. 2023

[13]不同药剂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效研究. 邓东,陈珊媛. 2023

[14]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对朱砂叶螨联合毒力的生物测定. 王泽华,石宝才,宫亚军,魏书军. 2015

[15]联苯肼酯与2种杀螨剂复配对柑橘全爪螨的联合毒力. 李明玥,成禄艳,崔阳阳,戴建修,黄春秀,黎思辰,丛林,冉春. 2024

[16]等钳蠊螨联苯肼酯抗敏品系对柑橘全爪螨的捕食作用. 周浩楠,潘琦,侯栋元,杨娟生,于士将,成禄艳,雷双,王莉,丛林,冉春. 2020

[17]新型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 张坤鹏,宫庆涛,武海斌,夏文霞,孙瑞红. 2016

[18]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 王雪,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陈青. 2017

[19]联苯肼酯药后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产卵抑制作用及所产螨卵的影响. 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苏振国,罗雁婕. 2017

[20]球孢白僵菌与杀螨剂混配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及其田间防治效果. 王好岭,王桂萍,张伟丽,董紫旭,王希波,李海天,谢丽霞,于毅.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