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宏梦

作者: 李宏梦;刘凯强;何康来;王振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腰带长体茧蜂;亚洲玉米螟;功能反应;密度效应;温度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9 年 3 期

页码: 350-3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评估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湿度60%~80%,光周期16L:8D)研究了20、24、28、32℃下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和20、24、28℃下腰带长体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20~32℃内,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型;相同温度下,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腰带长体茧蜂寄生量增加,但当寄主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寄生量趋于稳定.24℃的寄生效能最大,20℃最小.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和腰带长体茧蜂密度的增加,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采用Hessell干扰模型,发现28℃时的搜寻常数Q和干扰效应m均为最大,腰带长体茧蜂个体间的干扰效应降低了其寄生效能.

分类号: S476.3`S435.132

  • 相关文献

[1]杀虫蛋白Vip3Aa11对亚洲玉米螟及其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 王振营,王勤英,白树雄,张天涛,南宫自艳,何康来. 2017

[2]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的控制潜力. 全林发,徐海明,董易之,阙引利,陈炳旭. 2019

[3]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功能反应. 黄俊,吕要斌,张娟,黄芳,贝亚维. 2012

[4]蠋蝽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作用. 孙婧婧,王孟卿,张长华,唐艺婷,李心钰,张礼生,李虎. 2022

[5]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王金彦,万年峰,范能能,蒋杰贤. 2020

[6]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比哈小爪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贾静静,符悦冠,张方平,牛黎明,陈俊谕. 2018

[7]温度对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捕食茶黄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金磊,韩姗妮,周世豪,符悦冠,叶政培,韩冬银. 2022

[8]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皮氏叶螨成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符悦冠,耿召良,张方平,金启安,吴伟坚. 2007

[9]温度对麦蛾柔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钟宝珠,许再福,覃伟权. 2009

[10]温度对不同虫态异色瓢虫捕食桃蚜功能反应的影响. 张浩,王金彦,陈义娟,赵杰,周跃,蒋杰贤,季香云. 2023

[11]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研究. 吴晓霜,牛黎明,符悦冠,陈俊谕,韩冬银,李磊,吴琦琦,张方平,朱俊洪. 2019

[12]温度和寄主密度对雅脊金小蜂寄生和刺死米象幼虫的影响. 高燕,张中润,许再福. 2006

[13]麦蛾柔茧蜂防控二化螟潜能评估. 吴玉新,闫三强,吕宝乾,唐继洪,周晓娟,宋瑶瑶,王重添. 2024

[14]不同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和幼虫捕食能力的影响. 林清彩,陈浩,尹园园,张思聪,于毅,庄乾营,郑礼,翟一凡. 2019

[15]哥德恩蚜小蜂对螺旋粉虱的功能反应研究. 陈俊谕,陈泰运,符悦冠,张方平,韩冬银,牛黎明. 2013

[16]温度对日本方头甲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鸿筠,姚廷山,刘浩强,雷慧德,胡军华,田文华,钱克明. 2006

[17]不同温度对经吡虫啉处理的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影响. 王峰巍,王甦,张帆,庞虹. 2010

[18]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杧果小爪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邢楚明,韩冬银,李磊,牛黎明,陈俊谕,张方平,符悦冠. 2018

[19]椰心叶甲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吕宝乾,彭正强,唐超,温海波,金启安,符悦冠,杜予州. 2005

[20]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 文丽萍,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