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转录组分析揭示花生种皮花青素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钰涵

作者: 赵钰涵;付春;朱琳;马俊杰;周希萌;李长生;李爱芹;厉广辉;夏晗;王兴军;赵传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花生;转录组分析;花青素;种皮颜色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8

摘要: 花青素作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与其他颜色花生相比,黑种皮花生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且花青素含量更高.为了揭示花生黑种皮花青素形成和调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黑种皮花生(YH29)和粉红种皮花生(WH10)为研究对象,通过RNA-seq技术比较其转录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粉红种皮花生相比,黑种皮花生中1 539个基因表达上调,1 275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分析发现花青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多个与色素积累相关的通路在黑色种皮花生中富集.在黑种皮花生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等5个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表达上调,而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竞争同一底物的一些关键酶基因,如柚皮素和甘草素基因,则表达下调,这使得有更多的底物流向花青素合成途径,这些基因的协同表达可能是黑种皮花青素高水平积累的关键.另外,两个R2R3-MYB转录因子在黑种皮花生中也表达上调,可能是引起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的关键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花生种皮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理及培育高花青素含量的花生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影响多彩花生种皮颜色的关键代谢物及ANS基因分析. 苏俏,金欣欣,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杨永庆,王瑾. 2022

[2]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品种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差异分析. 李海芬,邱金梅,陈小平,梁炫强. 2018

[3]黑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付雪娇,那颖,吕忠宁,毛佰传,孟令文. 2010

[4]黑花生新品种东花5号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 陈长红,孙克存,吉建成,徐兴权,梁长东. 2008

[5]不同黑花生品种的抗旱性鉴定评价. 李楠,赵玉坤,宁东贤,杨秀丽,杨丽萍. 2020

[6]不同覆盖方式对黑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赵玉坤,闫翠萍,杨利艳,宁东贤,杨秀丽,杨丽萍,李楠. 2018

[7]黑花生新品种(系)的引进和筛选. 黄玉鸾,杨四军,路兆英,张恒敢,顾克军. 2004

[8]黑花生新品种赣花9号的选育. 邹晓芬,陈志才,宋来强,张建模,邹小云,陈忠平,陈伦林,李书宇. 2012

[9]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李付振,张小利,陈小央,刘波,厉宝仙,何爱珍,张泉锋,方丽,朱灵龙. 2024

[10]种子成熟度对黑花生出苗及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胡廷会,成良强,饶庆琳,李正强,吕建伟,王军. 2018

[11]黑花生种皮花色苷组成成分的UPLC/Q-TOF分析研究. 赵善仓,万春燕,董燕婕,李增梅,邓立刚,于涛,王燕,张树秋. 2015

[12]黑花生新品系BH-3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张小红,张相琼,张小军,李文均. 2011

[13]不同覆盖方式对黑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玉坤,闫翠萍,杨利艳,宁东贤,杨秀丽,杨丽萍,李楠. 2018

[14]浅谈发展黑花生产业的必要性. 张小军,张相琼,张小红,李文均,侯睿. 2014

[15]硒肥对黑花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张小军,侯睿,张相琼,岳福良,许明洋,蔡丛武,刘昌奇,李文均. 2015

[16]黑花生下针期减源疏库对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玉坤,宁东贤,杨秀丽,杨丽萍,李楠. 2018

[17]香椿树套作黑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张小红,侯睿,张小军,张相琼,许明洋,蔡丛武,刘昌奇,李文均. 2016

[18]不同氮和钙肥用量对黑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厉广辉,徐勤青,孙伟,李长生,夏晗,王兴军,赵红军,赵传志. 2024

[19]富硒抗病黑花生桂花黑1号的选育及优质栽培. 高忠奎,蒋菁,钟瑞春,熊发前,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刘菁,唐荣华,韩柱强,贺梁琼. 2021

[20]黑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张小军,张相琼,张小红,李文均,侯睿.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