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份甘蓝型油菜品系有限花序位点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诗颖

作者: 吕诗颖;朱雪冰;李开祥;杜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920-19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具有提前成熟、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对产量没有负面影响等特点,有利于甘蓝型油菜株型改良及机械化收获。本研究利用已开发的与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Bnsdt1和Bnsdt2紧密连锁的4个共显性分子标记对359份甘蓝型油菜品系的有限花序位点基因型进行鉴定,了解群体中有限花序位点基因型的分布,筛选出基因型分别为BnSDT1BnSDT1Bnsdt2Bnsdt2、Bnsdt1Bnsdt1BnSDT2BnSDT2的无限花序品系。通过这两种基因型无限花序品系相互杂交可选育出有限花序优良品系,这为选育优良有限花序品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也为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品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基于极端混合池(BSA)全基因组重测序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基因定位. 张尧锋,张冬青,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傅鹰. 2018

[2]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创制有限花序新种质. 涂玉琴,汤洁,张洋,辛佳佳,涂伟凤,姬红利,戴兴临. 2020

[3]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初探. 李开祥,陈翠萍,贾永鹏,杜德志. 2021

[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 李开祥,杜德志. 2023

[5]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性状的表型特点与遗传分析. 陆红臣,仵汉飞,文静,易斌,马朝芝,涂金星,傅廷栋,沈金雄. 2019

[6]甘蓝型油菜莫利CMS(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陈丽,杨雯竹,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2022

[7]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应用及展望.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王东国,隋天显. 2018

[8]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2021

[9]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殷婷,虎满林,余青兰,赵志刚. 2019

[10]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董云,庞进平,王毅,方彦. 2009

[11]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分析. 张俊英,朱吉风,杨立勇,蒋美艳,李延莉,王伟荣,孙超才,江建霞,周熙荣. 2021

[12]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玉峰,李云昌,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09

[13]采用SLAF-seq技术开发甘蓝型油菜霜霉病抗性SNP位点. 王伟,刘凡,任莉,徐理,陈旺,曾令益,黄炳文,方小平. 2016

[14]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马朝芝. 2006

[15]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初定位. 谢立人,星晓蓉,李开祥,杜德志. 2024

[16]采用SLAF - seq技术开发甘蓝型油菜霜霉病抗性SNP位点. 王伟,刘凡,任莉,徐理,陈旺,曾令益,黄炳文,方小平. 2016

[17]3种分子标记分析油菜品种间的多态性效率比较.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5

[18]SSR和SRAP标记研究油菜杂交种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谭祖猛,李云昌,胡琼,梅德圣,徐育松,李英德. 2009

[19]与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图谱定位研究进展.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 2002

[20]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可行性. 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