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桂香

作者: 张桂香;翟世宏;李爱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穗部性状;相关分析;通径系数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19-21

摘要: 以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7个高粱品种产量与6个穗部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6个因素中除二级枝梗数、穗长与产量有负相关外,其他4个因素均为正值。其中,千粒重、穗粒重、穗粒数均为大的正值,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穗粒数与千粒重。由此得出优良的穗部性状应该是穗长适中,千粒重保持一般水平,有较高的穗粒重。对品种的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进行选择,就可达到对高产品种的选择目的。

分类号: S514.032

  • 相关文献

[1]高粱主要性状与耐瘠性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王呈祥,高儒萍,张秋萍. 1998

[2]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罗德强,刘兰,周维佳,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王飞,杜忠友. 2006

[3]高粱穗部7个性状的遗传分析.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4]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赵建武,王磊,崔金胜. 2016

[5]糯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研究. 李永洪,谢戎,唐春,杨跃华,刘成元. 2008

[6]玉米4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高祥扩,杨克昌,黄清梅,鲁用强,冯素芬,赵自仙,赵翠英. 2012

[7]利用F2∶3家系群体分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潘明泉,姜树坤,王立志,赵宏亮,杨贤莉,李忠杰,迟力勇,邹德堂. 2019

[8]广西不同产量水平普通玉米穗部性状与其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林秀芳,陈勤平,叶万典. 2015

[9]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刘海燕. 2009

[10]我国北方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演变及与产量的关系. 王晓东,史振声,李明顺,朴琳,鲁俊田. 2011

[11]山西小麦品(系)种穗部与籽粒性状分析.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2017

[12]玉米苗期不同供水条件下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崔震海,张立军,樊金娟,阮燕晔,马兴林. 2008

[13]杂交高粱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 倪先林,刘天朋,赵甘霖,丁国祥. 2017

[14]粳稻盐粳188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黄河,刘冰,崔洺霖,赵一洲. 2021

[15]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刘迪,兰进好. 2013

[16]水稻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刘进,姚晓云,范淑秀,黎毛毛,郭乃辉,王鑫瑞,王嘉宇,陈温福. 2018

[17]鸟害与高粱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杨彬,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2016

[18]高粱出苗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的相关分析. 王良群,仪治本,梁小红,王丰林,孙毅. 1997

[19]高粱籽粒淀粉含量配合力分析. 张海燕,史红梅,杨彬,穆婷婷,张桂香. 2014

[20]芝麻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戎新祥,吴玮.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