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壳生物炭对潮土和红壤理化性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明
作者: 方明;任天志;赖欣;王知文;宋婷婷;李洁;张贵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土壤类型;温室气体排放;净综合温室效应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300-1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花生壳生物炭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结合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0、0.5%、1%、2%、4%)花生壳生物炭对红壤和潮土的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对潮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较大,且两种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排放特征。总体上,潮土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红壤,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潮土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降幅达6.5%~26.6%;红壤N_2O累积排放量则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红壤N_2O累积排放量增幅为14.7%~54.3%。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潮土CO_2排放,其累积排放量增幅最大为25.9%;而对红壤CO_2累积排放量则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在施用不同剂量生物炭处理下,两种土壤CH_4排放无规律性变化,CH_4排放累积量总体在0左右。与空白对照和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两种土壤的固碳量显著增加,潮土增加了57.1%~78.7%,红壤增加了11.2%~59.9%;同时随生物炭的施用,潮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提高68.0%~76.8%,而生物炭添加量对红壤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无显著影响。分析认为,对潮土施用生物炭通过改变土壤容重、有机碳、无机氮等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抑制供试作物生长,增强其净综合温室效应;而对红壤添加生物炭则可促进作物生长,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无显著增加,提升土壤固碳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
分类号: S153`X71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徐建明,王艳红,刘忠珍,郑小东. 2024
[2]不同有机物料对洱海流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短期影响. 郭树芳,翟丽梅,刘宏斌,雷宝坤. 2024
[3]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生物炭对烤烟氮钾养分积累的影响. 李彩斌,张久权,何轶. 2023
[4]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中南地区稻田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冯晓赟,万鹏,李洁,赖欣,张贵龙. 2016
[5]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收益分析. 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黄河啸,李宝值. 2016
[6]浅析绿色能源在农业设施与装备上的应用. 杜家乐,焦伟. 2018
[7]夏季团头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分析. 朱林,车轩,刘晃. 2015
[8]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陈先江,王彦荣,侯扶江. 2011
[9]陇东黄土高原草地与畜粪夏季的温室气体排放. 杨晗蕾,陈先江,侯扶江. 2016
[10]2012年5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张明磊,张岩. 2012
[11]黄土高原旱塬区陇东苜蓿草地N_2O释放动态及微生物驱动因子的研究. 王涛,周莹,王先之,沈禹颖. 2013
[12]新疆"宽早优"模式下施氮量对棉田碳足迹的影响. 阮康,阮康,王香茹,贵会平,董强,李磊磊,魏学文,张西岭,张恒恒,宋美珍. 2021
[13]我国典型省份小麦和玉米农田化学氮肥施用与生产运输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柴如山,王擎运,叶新新,马超,屠人凤,郜红建. 2019
[14]蘑菇培养料发酵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李艳春,叶菁,王义祥. 2019
[15]新疆棉花//花生间作碳足迹研究. 赵亚飞,李强,侯献飞,司彤,王铭伦,王月福,邹晓霞. 2019
[16]氮素调控对玉米氮素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吴敏,赵延伟,马阳,彭正萍,李迎春,王艳群,张培. 2019
[17]秸秆全量还田下施用过氧化钙对南方双季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何宇轩,李雅娟,周明卓,眭锋,吕伟生,张俊,曾勇军,黄山. 2022
[18]我国典型茶区化学氮肥施用与生产运输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20
[19]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实际核算中的问题分析. 郭文栋,梁雪石,郑福云,魏延军,聂晶,乔磊,袁红梅. 2020
[20]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继宁,周胜,孙会峰,张鲜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稞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作者:崔永梅;李洁;张丽;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关键词:青稞;苗期;成株期;种质资源筛选;抗旱性综合评价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婷;修长百;李洁
关键词:灌溉用水效率;生产技术效率;灌溉方式;SFA-Tobit模型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基于CiteSpace的期刊研究热点识别与变迁——以《西南农业学报》为例
作者:罗璇;李洁;陈章;全津莹;林正雨
关键词:西南农业学报;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
-
香菇转录因子LeZNF143响应高温胁迫的功能分析
作者:王梅;宋婷婷;蔡为明;曲英敏;范丽军;胡心柔;金群力
关键词:香菇;高温胁迫;C2H2型转录因子;酵母表型;漆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