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傅海平
作者: 张亚莲;胡孟阳;常硕其;刘红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茶业;茶叶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18-20
摘要: 微生物在茶业中作用和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加工、茶园肥培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及茶叶贮藏与保鲜中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我国茶史简述. 李昕升. 2011
[2]谈开发多茶类各优茶,提高我省茶业竞争力. 赵超艺. 2005
[3]浅谈茶叶生产标准化. 李赛君. 2002
[4]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 林铭琳,杨如兴. 2000
[5]和敬清廉这杯茶-写在《贵州茶叶》创刊40周年之际. 梁远发. 2012
[6]中国西部茶业的王见状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吴健,王家伦. 2006
[7]论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 2002
[8]发展武陵山区大茶业的思考. 彭继光. 2005
[9]毛里求斯茶业考察报告. 彭继光. 2010
[10]试论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廖万有. 2004
[11]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熊兴平,江用文,王国庆,杨珍伟. 2004
[12]论安徽茶业如何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廖万有. 2003
[13]福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 尤志明,杨如兴,吴志丹,江福英,李慧玲,翁伯琦. 2010
[14]海南自贸港背景下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对行业发展建议. 古小玲. 2021
[15]浅谈新形势下望城县茶业的发展思路. 邓再初,李赛君. 2003
[16]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姜爱芹,应华军. 2009
[17]新时期湖南茶业发展初步探讨. 贺益娥,李赛君. 2006
[18]加快湖南省生态茶园建设的思考. 羊柏娥. 2009
[19]从生产与化学的关系谈茶叶清洁生产. 徐奕鼎. 2004
[20]发展茶产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超艺,晏嫦妤,凌彩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芝麻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的关键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作者:王臻;周芳;杨远霄;周婷;刘红艳
关键词:芝麻;机械化;收割机;农艺性状
-
蓄水后向家坝库区鱼类物种、分类和功能多样性变化
作者:熊飞;张伟;翟东东;刘红艳;陈元元;段辛斌;田辉伍;陈大庆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分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大坝;鱼类;金沙江
-
基于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马蹄莲佛焰苞离体VIGS技术体系
作者:刘红艳;杨拓;王壹;孙轩;王贤;刘振林;张国君;卫尊征
关键词:马蹄莲;佛焰苞孔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基因功能
-
三峡库区鲢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作者:翟东东;田辉伍;郭祺;王东;刘红艳;熊飞;段辛斌
关键词:三峡库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年龄;生长
-
氮素对超级早稻冠层叶片光合生理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作者:石丹丹;粟琳;宁文;纪美娜;欧阳翔;常硕其
关键词:超级稻;早稻;光合作用;氮素利用效率;产量
-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熊飞;刘红艳;翟东东;段辛斌;田辉伍;陈大庆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长江上游;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基因组重测序
-
防治茶白星病的杀菌剂筛选及防效评价
作者:杨文波;向芬;刘红艳;李维;银霞;包强;曾泽萱;周凌云
关键词:茶白星病;杀菌剂;植物诱抗剂;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