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鼻联合GC—MS分析不同牦牛乳干酪中特征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巨玉佳

作者: 巨玉佳;梁琪;张炎;张卫兵;宋雪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牦牛乳;干酪;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子鼻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14-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电子鼻技术辅助GC—MS分析牦牛乳硬质干酪与软质干酪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牦牛乳硬质干酪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己酸(15.184%)和2-丁醇(28.96%);软质干酪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丁酸(14.024%)和己酸(10.257%)。用Fisher分类法可以明显的区分两种水分含量不同的干酪,电子鼻技术主成分分析图累计贡献率达到90.02%。

分类号: O657.63`TS252.5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气调元件对便携式气调箱冷藏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张鹏,李天元,李江阔,李春媛,孙浩. 2016

[2]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冷藏期间刺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张鹏,肖水水,李江阔,农绍庄. 2016

[3]基于GC-MS与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不同品种桂花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孙亚丽,卞建明,谢秋涛,程小梅,刘伟,张菊华,李高阳,朱向荣. 2023

[4]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5]无花果及其果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邓星星,江英,马越,赵晓燕,张超. 2016

[6]采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解析生咖啡豆加速贮藏期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规律. 丛莎,董文江,赵建平,迟晓星,陈治华,蒋快乐,山云辉. 2020

[7]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沙坤,郭江南,郎玉苗,张泽俊,李海鹏,孙宝忠. 2015

[8]烘焙速度对兴隆咖啡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于菲,董文江,胡荣锁,龙宇宙,陈治华,蒋快乐. 2021

[9]传统与商品郫县豆瓣酱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王自鹏,胡静,董琳,李锋元,黄驰,姚英政,谢江,李浦,陈福生. 2014

[10]电子鼻检测烤后烟叶挥发性组分的方法研究. 冯莉,常爱霞,郭丛涛,李艳丽,高亭亭,文轲,罗成刚. 2014

[11]不同原料制备的稀奶油风味及感官特性评价. 冯文慧,陈雅丽,王筠钠,杨永龙,李志伟,耿骁璐,钱文涛,吕加平,谢宁,剧柠,张书文. 2024

[12]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霍建文,张筠,徐飞,张彦军,初众. 2018

[13]兴隆咖啡烘焙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王莹,董文江,付红岩,初众,胡荣锁,宗迎. 2018

[14]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蒲璐璐,戴怡凤,李豆南,郭灿,姚键梅,徐浩,邱树毅. 2021

[15]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16]小米不同热处理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王鑫源,李朋亮,赵巍,刘松雁,刘冰,王向红,刘敬科. 2023

[17]4种干燥方式下火龙果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孟繁博,林茂,陈曦,黄道梅,郑秀艳,汤鹏宇. 2025

[18]胃蛋白酶和姜汁混合制作干酪的研究. 张寒冰,吴非,王乐凯. 2005

[19]干酪活性肽研究进展. 王娉婷,张健,牛春华,赵玉娟,李盛钰,杨贞耐. 2015

[20]干酪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杨贞耐,张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