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红黄壤地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及施肥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熙盛
作者: 郭熙盛;王允青;黄晓澜;朱宏;斌武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比较;追肥;氮素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9 年 05 期
页码: 442-44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分类号: S513.024
- 相关文献
[1]不同包衣模式尿素N在基质中释放规律及对黄瓜秧苗生长的影响. 左强,邹国元,王甲辰,王美菊,张琳. 2009
[2]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3]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贾波,谢庆春,严卫古,蒋学祥. 2017
[4]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段震宇,王友德,陈树宾,王婷,郭斌,桑志勤,李玉梅. 2010
[5]几个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孟令辉,庄振涛,孙广权. 2008
[6]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7]8个玉米品种在张掖市的品比试验初报. 梁根生. 2014
[8]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品比试验. 郭耀东. 2006
[9]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0]武威井灌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舒秋萍,包兴国,杨文玉,刘生战,刘兴春. 2002
[11]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玉米试验结果初报. 陈世全,陈华林,文守云,余庭跃,简明德,李贤辉,田丰旺. 2012
[12]氮素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于雷,邱菊,赵丽影,刘淑华,张善彬,杨洪亮,李文,张磊,曹铁华. 2011
[13]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2017
[14]氮响应转录因子Zm NLP5影响玉米根系生长的功能研究. 葛敏,王元琮,宁丽华,胡梦梅,石习,赵涵. 2021
[15]玉米∥花生体系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张毅,张佳蕾,郭峰,李新国,万书波. 2019
[16]氮素用量对玉米苗期生长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迎波,王莉,单曙光,白由路,王贺,王磊,王秀利,程宪国. 2010
[17]粒重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子粒灌浆参数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刘霞,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张慧. 2010
[18]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常程,刘晶,徐亮,张书萍,王金艳. 2017
[19]中国不同年代玉米根系形态生理功能特性的演化. 肖万欣,王延波,赵海岩,叶雨盛,王大为,张洋. 2022
[20]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套地区小麦粉营养品质分析及小麦粉营养化发展对策
作者:聂莹;朱宏;曹妍;孙君茂;刘锐
关键词:小麦粉;河套地区;营养品质;富硒;营养化发展
-
黑猪肉与普通猪肉的营养成分对比
作者:朱宏;梁克红;郭子轩;仇菊;王靖
关键词:黑猪;普通猪;营养成分;五花;排骨
-
我国小米硒含量情况及富硒化研究进展
作者:梁克红;卢林纲;朱大洲;朱宏
关键词:小米;硒;形态;生物利用率;人体健康
-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静;王允青;万水霞;吴萍萍;叶寅;郭熙盛;吕国安
关键词: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糯稻;生物量;养分吸收;沿淮平原
-
旌德县单季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作者:刘金松;邬刚;王家宝;袁嫚嫚;陈俊阳;井玉丹;汪红明;郭熙盛;孙义祥
关键词:单季稻;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
-
深耕结合秸秆还田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耕层薄化土壤理化性质
作者:韩上;武际;李敏;陈峰;王允青;程文龙;唐杉;王慧;郭熙盛;卢昌艾
关键词:耕层厚度;耕作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玉米–小麦轮作
-
添加辣木叶粉对小麦粉面团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宏;仇菊;梁克红;卢林纲;王靖
关键词:辣木叶粉;粒径;超微粉碎;面团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