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种间互作对氮素吸收与结瘤固氮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亚东
作者: 杨亚东;冯晓敏;任长忠;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燕麦;大豆;绿豆;种间互作;氮素吸收;结瘤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0S1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种间互作对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和结瘤固氮特性的影响,筛选高效氮素吸收的燕麦‖豆科系统.[方法]于2013-2014年2个燕麦、大豆和绿豆生长季,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设置7个处理(燕麦单作、大豆单作、绿豆单作、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燕麦‖大豆根系完全分隔、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和燕麦‖绿豆根系完全分隔),采用根系分隔技术研究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和根系完全分隔系统中各作物氮素含量,豆科作物结瘤特性及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燕麦单作相比,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均显著提高了燕麦茎、叶和穗的氮素含量(P<0.05),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完全分隔系统对燕麦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豆科作物单作相比,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显著提高了绿豆茎、叶和豆的氮素含量(P<0.05),而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对大豆各器官的氮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显著提高了绿豆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P<0.05),两年试验中分别提高了38.45%、26.38%、9.09%和28.57%、20.16%、2.23%.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对大豆根瘤数和根瘤重影响均不显著(P>0.05),两年试验中分别提高了26.22%、28.30%和31.29%、36.8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燕麦地上部器官的氮素含量与豆科作物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燕麦根系的氮素含量与豆科作物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燕麦‖绿豆是一种氮素吸收效率较高、固氮能力较强的禾豆间作模式,可为燕麦‖豆科作物生产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2.6%S565.1%S522
- 相关文献
[1]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冯晓敏,杨永,任长忠,胡跃高,曾昭海. 2015
[2]燕麦/大豆和燕麦/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冯晓敏,杨永,任长忠,胡跃高,曾昭海. 2016
[3]不同芳香植物与番茄间作、套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马洪英,张晓磊,朱鑫. 2014
[4]辽西半干旱区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系统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 冯晨,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张东升,张悦,高砚亮. 2019
[5]焉耆盆地孜然与玉米间作种植对作物生产力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张文龙,申磊,王秀媛,刘婷婷,王琼,李鲁华,张伟. 2022
[6]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2024
[7]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2012
[8]施氮对不同结瘤特性花生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孙棋棋,郑永美,于天一,吴月,杨吉顺,吴正锋,吴菊香,李尚霞. 2022
[9]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李会科,李金玲,王雷存,曹卫东,梅立新. 2011
[10]施氮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蚕豆农艺性状及结瘤特性的影响. 李玉英,孙建好,李春杰,李隆,程序,张福锁. 2009
[11]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2]蚕豆根瘤豆血红蛋白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张金发,李萍,张红岩,刘玉皎,侯万伟,滕长才. 2024
[13]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14]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周炜,王子臣,薛新红. 2009
[15]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史建硕,张彦才,王丽英,李若楠,吴硕,陈丽莉. 2015
[16]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车升国,袁亮,李燕婷,林治安,沈兵,胡树文,赵秉强. 2016
[17]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18]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曾勇军,吴自明,黄山. 2020
[19]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对不同施氮模式的响应. 罗健航,王海廷,赵营,刘晓彤,张学军. 2019
[20]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作者: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关键词: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
-
社会-生态网络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乔志宏;李婷;任宇;罗颖;杨亚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驱动因素;贝叶斯信念网络;延安市
-
放牧强度约束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李婷;乔志宏;冯玮含;杨亚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放牧强度;约束线;权衡分析;时空特征;黄土高原
-
水分调控下绿肥种植和石灰施用对双季稻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作者:唐志伟;朱相成;张俊;邓艾兴;张卫建
关键词: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水分调控;绿肥种植;石灰施用
-
46份甜荞种质萌发期耐盐资源评价与筛选
作者:李春花;加央多拉;吴晗;孙墨可;马飞跃;梁秀雪;李晗;张曼;田娟;王艳青;任长忠
关键词:甜荞;萌发期;耐盐性;种质资源
-
播期对甜荞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春花;吴晗;加央多拉;王春龙;王艳青;任长忠
关键词:甜荞;播期;农艺性状;产量
-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于淑慧;朱国梁;牟小翎;董浩;史桂芳;郑铮;张卫建
关键词:春花生;二月兰;毛叶苕子;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