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杰

作者: 崔杰;杨振玉;高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种间杂种;恢复系;恢复性;水稻;■亲■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1993 年 7 卷 01 期

页码: 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秋光A和秋B、萍改A和萍改B,IR36作测验种,对供试的32个品种的广亲和性及恢复性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通过对培矮64和培C312的系谱分析,探索了广亲和性与恢复性的关系及广亲和基因和恢复基因的传递途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大体可分为广亲和恢复系,非广亲和恢复系及广亲和品种三大类;水稻的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两种特性基因可以重组于一体,本研究还初步筛选到一些新的广亲和品种,广亲和恢复系及一个强优势业种间组合萍改A,D17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水稻广谱强恢复系种质GR38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定位. 夏秀忠,梁耀懋,陆岗,李丹婷. 2010

[2]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3]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2006

[4]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2002

[5]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6]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吴建利,李振宇. 1993

[7]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8]水稻亚种间杂种F_1半不育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李万昌,王静,王俊伟,余娇娇,郭士伟. 2013

[9]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1991

[10]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杨杰,万建民,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 2003

[11]水稻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王建军,石守筠,张宏德,王顺其. 1993

[12]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及其恢保特性评价. 刘成元,谢戎,叶华智. 2005

[13]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吕川根,邹江石,池桥宏. 1997

[14]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15]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王安东,杨前进,李布青,张德文,许家平. 2000

[16]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7]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1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柳武革,王丰,肖汉祥,刘振荣,李金华,廖亦龙,朱满山,黄慧君,黄炳超,张扬. 2010

[19]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刘健章,施永祜,梁耿志,彭有. 2014

[20]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高赖氨酸蛋白(LRP)基因籼稻恢复系的获得. 刘巧泉,邓晓湘,武小金,辛世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