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距配置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辛明华

作者: 辛明华;辛明华;李小飞;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杨北方;范正义;李鹏程;万素梅;李亚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冀棉668;行距配置;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3-17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为了验证南疆沙雅植棉区冀棉668轻简化种植模式的适用性,于2019年进行了等行距种植模式(一膜三行,76 cm)和宽窄行模式(一膜六行,66 cm+10 cm)的轻简化栽培大田对比试验,比较了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棉花生育期、冠层指标、光合特性、干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模式生育期、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干物质累积及产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等行距模式较宽窄行模式棉花生育进程提前3 d,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7.8 cm、0.14 cm,单株果枝和单株结铃分别多1.1个、1.2个;从棉花冠层特性来看,等行距模式下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叶绿素含量生育前期均低于宽窄行模式,生育后期升高较快,且等行距模式下干物质积累增加,籽棉和皮棉产量提高8.5%、7.3%。本试验条件下,等行距种植模式有利于冀棉668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对密度与行距配置的响应特征. 刘锦涛,陈国栋,万素梅,翟云龙,毛廷勇,骆磊,胡强,马云珍,李亚兵,冯璐,杨北方,曹娟,周相,林峰. 2023

[2]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2005

[3]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4]化学打顶剂对新陆早48号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刚,陈兵,张鑫,王旭文,韩焕勇,王方永,赵海. 2015

[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孙桂兰,孙桂兰,冯克云,赵欣欣,王占彪,李亚兵. 2020

[6]苗期揭膜与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新疆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金秋,孙金秋,马艳,任相亮,胡红岩,姜伟丽,马亚杰,王丹,宋贤鹏,马小艳. 2020

[7]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金嵘,李进,梁晶,周小云,张军高,张雪颖,曾筱凡,李珊珊,高文伟,雷斌. 2021

[8]不同咸水利用方式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王广恩,郭丽,钱玉源,刘祎,张曦. 2021

[9]滴施硅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大伟,魏鑫,徐海江,马清倩,李春平,刘忠山,吕晓庆,王海霞,徐建辉. 2020

[10]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静,陈兵,王吉亮,卢勇涛,王敏,宋勇,韩焕勇,王方永. 2021

[11]环割措施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强小嫚,孙景生,刘祖贵,宋妮,王峰. 2014

[12]3种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干物质积累、冠层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刘海明,严伟龙,郑巨云,耿世伟,刁于和,李雪源. 2024

[13]枣棉间作条件下棉花各种植行生长差异研究. 蒋从军,徐利民,沙红,胡爱芝,祁卫江. 2014

[14]调亏灌溉与合理密植对旱区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刘素华,彭延,彭小峰,罗振,董合忠. 2016

[15]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 张东林,李文,腊贵晓,李伶俐,杨铁钢. 2013

[16]棉花营养枝利用研究进展. 崔淑芳,张海娜,金卫平,王广恩,李琴,杜华婷,李俊兰. 2011

[17]新型化学打顶剂对陇棉3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宁,南宏宇,冯克云. 2018

[18]高温胁迫影响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生理与分子机理. 马晓昕,李成林,张超,李慧霞,周克海,周晓箭,杨代刚,高俊山. 2021

[19]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成苗新技术在南疆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 吉光鹏,陈兵,常学艳,张栋海,孔献辉,董合忠,代建龙,傅积海,曹琦明,牛蛉磊. 2024

[20]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汉民,刘松涛,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