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darsat-2和环境星的淮河流域冬小麦估产模型比较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伟

作者: 范伟;陈磊;陈娟;闫洪凯;刘韬

作者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省农亢农场

关键词: 冬小麦估产模型;合成孔径雷达;RADARSAT-2;环境星;模型比较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1019-1023

摘要: 建立基于微波和光学卫星影像的农作物估产模型,可对上报作物产量准确性及估产模型精度进行相互验证。应用2014年4月中旬和5月初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RADARSAT-2和同期HJ影像各两幅,选择安徽省寿县和怀远县冬小麦产区,通过试验田产量和反演的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以及从环境星计算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冬小麦线性估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估产模型精度进行比较:通过星载SAR的同极化HH和交叉极化HV方式建立的估产模型对寿县涧沟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8.37%和74.01%,对怀远县龙亢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3.10%和69.10%;通过HJ星建立的估产模型对寿县涧沟镇和怀远县龙亢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9.52%和66.43%。基于HJ星影像得到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精度和基于SAR得到的估产模型精度接近。模型结果为上报产量准确性、冬小麦估产模型验证、参数纠正及推广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于星载SAR的冬小麦估产模型比较分析. 陈磊,范伟,陈娟,荀尚培,何彬方,张宏群,任竹. 2015

[2]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叶面积指数的反演. 宋茜,张国庆,黄楠,莫红,刘述彬. 2013

[3]海州湾双斑蟳栖息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栾静,张崇良,徐宾铎,薛莹,任一平. 2018

[4]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指数模型的比较研究. 马孟磊,陈新军,陈作志,雷林. 2017

[5]双列杂交分析估算遗传参数两种方法的比较. 陈世明,沈秋泉,胡秉民,张全德. 1993

[6]基于改进水云模型和Radarsat-2数据的农田土壤含水量估算. 杨贵军,岳继博,李长春,冯海宽,杨浩,兰玉彬. 2016

[7]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地表覆盖分类. 程千,王崇倡,张继超. 2015

[8]基于Radarsat-2数据的渔船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曹坤,王琳,李小恕,李应仁,李继龙. 2013

[9]基于高分一号与Radarsat-2的鄱阳湖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许涛,廖静娟,沈国状,王娟,杨晓慧,王蒙. 2016

[10]星载SAR在涡阳县冬小麦测产中的应用. 范伟,荀尚培,杨元建,何彬方,张宏群,吴必文,高锷,孙喜波,陈磊. 2013

[11]基于实测数据与雷达图像数据的渔船特征对比研究. 张忠,李继龙,王琳,杨文波,李小恕. 2012

[12]利用全极化SAR数据的极化特征获取海冰密集度的算法. 陈星哲,谢涛,王明华,张雪红,李建,白淑英. 2024

[13]基于双极化双时相RADARSAT-2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 范伟,陈磊,荀尚培,何彬方,张宏群,陈娟,任竹. 2014

[14]基于Radarsat-2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单捷,邱琳,孙玲,王志明. 2017

[15]合成孔径雷达水稻识别和监测研究进展. 唐鹏钦,姚艳敏,魏娜. 2009

[16]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农作物识别研究进展. 王迪,周清波,陈仲新,刘佳. 2014

[17]基于SAR图像雨团足印的海面风向提取方法. 叶小敏,林明森,梁超,邹亚荣,袁新哲. 2018

[18]利用ASAR图像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 鲍艳松,刘良云,王纪华,李小文,李翔,宋小宇,竞霞. 2006

[19]基于SAR波模式数据的涌浪起源追踪与定位. 王璇,蒋浩宇,陈戈,于方杰. 2016

[20]频谱分析技术在层析SAR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性能分析. 李文梅,陈尔学,李增元,冯琦,杨浩,黎晓.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