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质量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会丹

作者: 聂军;鲁艳红;聂鑫;朱启东;周兴;廖育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肥;土壤有机碳;含量;质量;稳定性;综述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119-122

摘要: 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活性组分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变化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绿肥的种植与利用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促进作物增产;而且可增加土壤的有机物料输入,实现固定土壤碳素的目的。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绿肥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出发,综述了绿肥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绿肥科研生产提供借鉴。

分类号: S153.6`S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吴志祥,谢贵水,陶忠良,周兆德. 2009

[2]豆科绿肥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模拟研究. 叶菁,王义祥,王峰,黄毅斌,翁伯琦. 2016

[3]6种葛属热带绿肥营养元素含量及品质评价. 刘壮,刘国道,郇树乾,高玲,罗瑛,黎春花. 2009

[4]家蚕人工饲料中桑叶粉及大豆粉含量与质量对稚蚕、壮蚕及茧质的影响. 顾寅钰,李化秀,施新琴,李峰. 2013

[5]绿肥翻压和减氮对烤烟养分累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袁家富,徐祥玉,赵书军,彭成林,熊又升,曹卫东,鲁剑巍. 2009

[6]影响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亮,陈浩林,韩雪,朱丽莉,李舒,杨昌英,陶宇航. 2016

[7]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2010

[8]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矿物改性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高诚祥,刘玉学,汪玉瑛,吕豪豪,何莉莉,杨学云,杨生茂. 2019

[9]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0]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张艳,刘彦伶,李渝,蒋太明,白怡婧,张萌,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 2021

[11]长期不同轮作模式对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2]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稳定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祁剑英,马守田,刘冰洋,阚正荣,刘鹏,王兴,刘洋,张海林. 2020

[13]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胥佳忆,李先德,刘吉龙,黑杰,王亚非,尹晓雷,阳祥,张永勋,王维奇. 2022

[14]长期免耕及常规耕作对土壤胡敏酸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范如芹,罗佳,严少华,杨学明,张振华. 2015

[15]秸秆还田量对半干旱区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刘晖,吴红艳,冯建,王智学,胡琴琴,于淼. 2024

[16]绿肥对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聂军,廖育林,杨曾平,谢坚,鲁艳红. 2012

[17]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 张钦,于恩江,林海波,张爱华,陈正刚,朱青,曹卫东,姚单君. 2019

[18]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 张钦,于恩江,林海波,张爱华,陈正刚,朱青,曹卫东,姚单君,魏全全. 2018

[19]美国有关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20]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娟,马忠明,刘莉莉,吕晓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