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特用大豆品种选育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淼
作者: 刘淼;毕影东;来永才;邸树峰;李炜;樊超;刘建新;梁文卫;杨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用大豆;鲜食大豆;小粒大豆;黑大豆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15-18
摘要: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特用大豆作为大豆品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丰富大豆产业结构、延伸大豆产业链的重要使命。从特用大豆品种生物学特性与营养价值、育种目标和育种进展3个方面,对鲜食大豆、小粒大豆、黑大豆3种类型的特用大豆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针对不同的大豆产品选育不同的品种提供参考,保障特用大豆品种种源自主可控。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特用大豆品种选育新进展. 林红,齐宁,来永才,姚振纯,杨雪峰,刘广阳. 2008
[2]硒肥对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2019
[3]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特用大豆绥无腥豆2号的选育. 张维耀. 2018
[4]叶面喷施硒肥对黑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2020
[5]黑大豆的营养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张瑞芬,池建伟,丘银清,魏振承,张雁,唐小俊. 2006
[6]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提取物体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 2006
[7]大豆品种绥无腥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维耀,姜成喜,付亚书,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吕德昌,孙艳杰. 2014
[8]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黑2号选育报告. 杨春明,王曙明,高淑芹,蔡蕾. 2011
[9]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朱旭,李楠,杨春明,禚绍刚,王梓钰,李毅丹,牛陆,贺红霞. 2024
[10]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魏振承,张瑞芬. 2007
[11]3种黑色作物种皮花色苷稳定性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池建伟,魏振承,张瑞芬. 2007
[12]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黑1号选育报告. 蔡蕾,王宗伟,高淑芹,杨春明,王曙明,陈玉波,孙星邈. 2008
[13]黑大豆(青子叶)优异资源鉴定与筛选. 魏淑红,张亚芝,孟宪欣,李秀兰. 2004
[14]黑大豆营养膳的营养评价及缓解疲劳作用的研究. 邓媛元,魏振承,张名位,张瑞芬,张雁,唐小俊,马永轩. 2013
[15]特用大豆品种齐农26号及生产技术.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迪,王连霞. 2021
[16]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花色苷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张名位,张瑞芬,刘章雄,魏振承,邱丽娟,杨春英,张雁,唐小俊,邓媛元. 2010
[17]菜用芽豆新品种大豆合农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赵星棋,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王象然,郭美玲,张茂明. 2023
[18]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 林红,姚振纯,齐宁,刘晓洁. 2001
[19]特用大豆新品种吉育11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董岭超,王玉民. 2024
[20]黑大豆皮的抗氧化性及其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 黄昉,徐志宏,李汴生,张名位,池建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作者: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系统聚类
-
辽宁省果蔬贮藏保鲜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赵越;杨光;邢军;张丹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发展对策
-
枯草芽胞杆菌对大肠杆菌返饲母猪繁殖性能和健康度的影响
作者:刘建新;葛雷;屈浩博;黄克和
关键词: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返饲;繁殖性能;氧化应激;炎症
-
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回归分析
作者:张敏;刘建新;王明;徐冬;采复拉;高扬;尔夏提;李宗欣;黄锡霞;全凯丽;阿依古丽;库木斯;郑文新
关键词: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体尺;相关;回归
-
不同温湿度环境对细羊毛纤维直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宗欣;郑文新;邢魏婷;吕雪峰;张敏;胡昕;范彬彬;全凯丽;刘建新
关键词:不同温湿度;纤维直径;羊毛
-
干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
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关键词:生物炭;白浆土;养分;玉米;产量